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17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其中,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紧密排列的碳纳米管以及连接于相邻碳纳米管之间的碳连接层;S2,按照摩尔质量比1.05~1.2:1:1.1~1.2:2~3加入LiOH·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率低,可循环使用等特点成为当今移动设备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电源。目前,传统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一般是将正极活性材料涂覆于铜箔等集流体表面制备而成。这种正极活性材料与铜箔等集流体之间接触较为不紧密,导致其界面电阻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其中,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紧密排列的碳纳米管以及连接于相邻碳纳米管之间的碳连接层;S2,按照重量比1.2~1.3:2.75~2.80:1.1~1.2称取LiOH·H2O,FeSO4·7H2O和浓度为85%的磷酸,然后溶于3-5倍重量的水中形成反应溶液;S3,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浸没于所述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其中,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紧密排列的碳纳米管以及连接于相邻碳纳米管之间的碳连接层;/nS2,按照摩尔质量比1.05~1.2:1:1.1~1.2:2~3加入LiOH·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其中,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紧密排列的碳纳米管以及连接于相邻碳纳米管之间的碳连接层;
S2,按照摩尔质量比1.05~1.2:1:1.1~1.2:2~3加入LiOH·H2O、FeC2O4·2H2O、NH4H2PO4以及C6H8O7·H2O溶解于水中形成反应溶液,其中反应溶液中Fe的浓度为0.2~0.4mol/L;
S3,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浸没于所述反应溶液中,使所述反应溶液流经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中,并控制反应温度145-155℃反应1-12h使LiFePO4沉积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内部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碳纳米管阵列固定于多孔基底上;
S12,在保护氛围的条件下,使乙烯气体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的顶端流向底端的多孔基底,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00~850℃,反应时间为20分钟~60分钟,形成固定于多孔基底上的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骨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所述多孔基底为堇青石蜂窝基底。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进一步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馨稼钟旭航张旻澍李晓丹路密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醒狮储能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