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属于半导体芯片封装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芯片封装尺寸越来越趋近于微型化,焊球阵列封装(BallGridArray,BGA)往往用于高端处理器芯片的封装。高端处理器的芯片运算速度大幅增加,芯片于其内运作所产生的热能亦随之增加,因此,芯片封装体急需解决其导热和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导热和散热的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盖,所述散热盖呈帽状结构,其包括帽檐部和帽体部,所述帽檐部的下表面与基板连接,所述帽体部呈隆起的内部腔体,所述帽体部的内侧设置导热加强结构,所述导热加强结构为沟槽、坑、凸点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导热加强结构的表面设置高导热金属层;所述散热盖的外侧表面设置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表面沉积石墨烯,形成石墨烯层。进一步地,所述帽体部的内侧设置芯片容纳区,所述芯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盖,所述散热盖(3)呈帽状结构,其包括帽檐部(31)和帽体部(33),所述帽檐部(31)的下表面与基板(9)连接,所述帽体部(33)呈隆起的内部腔体,/n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部(33)的内侧设置导热加强结构(34),所述导热加强结构(34)为沟槽、坑、凸点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导热加强结构(34)的表面设置高导热金属层;/n所述散热盖(3)的外侧表面设置铜箔层(4),所述铜箔层(4)的表面沉积石墨烯,形成石墨烯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盖,所述散热盖(3)呈帽状结构,其包括帽檐部(31)和帽体部(33),所述帽檐部(31)的下表面与基板(9)连接,所述帽体部(33)呈隆起的内部腔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部(33)的内侧设置导热加强结构(34),所述导热加强结构(34)为沟槽、坑、凸点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导热加强结构(34)的表面设置高导热金属层;
所述散热盖(3)的外侧表面设置铜箔层(4),所述铜箔层(4)的表面沉积石墨烯,形成石墨烯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部(33)的内侧设置芯片容纳区(36),所述芯片容纳区(36)的位置、大小与芯片(1)匹配,所述导热加强结构(34)设置于芯片容纳区(3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金属层的材质为铟金属。
4.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芯片(1)、基板(9)和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散热盖,所述芯片(1)倒装于基板(9),所述散热盖扣在芯片(1)上方并与基板(9)连接,
所述芯片(1)的背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金属种子层(12)、第一导热金属层(13)、第二导热金属层(15)和金属加固层(17),所述第二导热金属层(15)的外围形成复数个环形的回流沟(18),所述金属加固层(17)露出回流沟(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沟(18)的数量以一至三条为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固层(17)的厚度小于第二导热金属层(15)的厚度。
7.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提供一集成电路晶圆(10),其正面设有芯片电极及相应的电路布局和切割线(19);
步骤二、利用溅射或化学镀的方法在晶圆背面沉积金属种子层(12);
步骤三、再在金属种子层(12)上电镀或化学镀第一导热金属层(13);
步骤四、利用光刻工艺,在第一导热金属层(13)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光刻图案(14),该第一光刻图案(14)的中央为镂空的圆形、其外围为镂空的环形圈(141);
步骤五、利用电镀工艺,填充光刻图案,在第一导热金属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漫,刘怡,王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星科金朋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