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场地用信息公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场地用信息公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而在现有建筑场地会使用到信息公示装置来对施工信息数据、施工员工信息等进行公示,而现有的公示装置大多采取固定的黑板,在信息更替时操作费事费力,效率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场地用信息公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场地用信息公示装置,包括顶棚(1)、侧梁(7)、承载板(5)、展示板(23)和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为半球体结构,上表面为弧形设置,底端面与两组侧梁(7)焊接固定,两组所述侧梁(7)对称分布远离顶棚(1)的一端焊接承载板(5)的上表面,所述承载板(5)与顶棚(1)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板(5)、两组所述侧梁(7)以及顶棚(1)围成一内部设有多组展示板(23)的矩形框架结构;/n所述展示板(23)外部设有内框(9),所述内框(9)转动设置在外框(6)的内部,所述内框(9)、外框(6)均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外框(6)在两组对称的侧梁(7)之间并列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场地用信息公示装置,包括顶棚(1)、侧梁(7)、承载板(5)、展示板(23)和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为半球体结构,上表面为弧形设置,底端面与两组侧梁(7)焊接固定,两组所述侧梁(7)对称分布远离顶棚(1)的一端焊接承载板(5)的上表面,所述承载板(5)与顶棚(1)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板(5)、两组所述侧梁(7)以及顶棚(1)围成一内部设有多组展示板(23)的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展示板(23)外部设有内框(9),所述内框(9)转动设置在外框(6)的内部,所述内框(9)、外框(6)均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外框(6)在两组对称的侧梁(7)之间并列分布有多组,且外框(6)相互贴合滑动,所述外框(6)的底端面居中部还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一端,所述支撑杆(2)竖直设置远离外框(6)的一端与底杆(4)可拆分连接,所述底杆(4)水平设置在顶棚(1)与承载板(5)之间,所述底杆(4)的两端杆壁均与侧梁(7)的内壁贴合,并沿侧梁(7)的内壁滑动;
所述外框(6)的顶端内壁与底端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远离外框(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内框(9)朝向外面的外壁上,所述内框(9)的外壁与外框(6)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底杆(4)的内部与支撑杆(2)位置平齐处为中空设置,且支撑杆(2)的底部贯穿底杆(4)朝向承载板(5)移动,所述底杆(4)与支撑杆(2)相邻的面上开贯穿开设有供横板(16)嵌入的凹槽(19),所述横板(16)穿过凹槽(19)朝向底杆(4)内部的一端与插块(14)固定连接,所述插块(14)与支撑杆(2)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场地用信息公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朝向底杆(4)开设有凹槽(19)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供插块(14)插接的插槽(12),所述支撑杆(2)的两侧还对称分布有两组呈活塞伸缩式连接的连接杆(13)、固定管(11)。
3.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