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享单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人们出行以及降低排放的生活理念,越来越多的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和共享汽车出现在大街小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其中共享电动车由于速度快、省体力、费用低等优势,适合的群体更加广泛。现阶段国家有了新的规定,即为了保证公民安全,电动车出行必须佩戴头盔,个人电瓶车还可以自己配置头盔,但对于共享电动车则就需要配备一个公共的头盔,但是由于共享电动车与头盔是分离的,在共享电动车归还后,有些使用者并不会按照要求放置头盔,最重要的是人员并没有对于头盔归还的反馈,所以其放置的位置较为随意,进而导致共享电动车上的头盔丢失成了常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及方法。(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及方法,设置在电动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设置在电动车(1)的后挡板(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锁(6)和头盔壳体(7),所述头盔壳体(7)的底部设置有接头(8),所述接头(8)上开设有贯穿接头(8)正反两面的通孔,所述电子锁(6)设置在后挡板(2)上,所述头盔壳体(7)通过接头(8)与电子锁(6)联动连接,所述电子锁(6)包括电子锁主体(5)、连接板(20)、支杆(23)、支撑杆(19)、弹簧(17)、支撑座(18)、活动杆(16)、钢丝(15)、弧形锁条(4)、两个L型夹板(13)和联动杆(14),所述电子锁主体(5)设置在后挡板(2)上,所述弧形锁条(4)与电子锁主体(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设置在电动车(1)的后挡板(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锁(6)和头盔壳体(7),所述头盔壳体(7)的底部设置有接头(8),所述接头(8)上开设有贯穿接头(8)正反两面的通孔,所述电子锁(6)设置在后挡板(2)上,所述头盔壳体(7)通过接头(8)与电子锁(6)联动连接,所述电子锁(6)包括电子锁主体(5)、连接板(20)、支杆(23)、支撑杆(19)、弹簧(17)、支撑座(18)、活动杆(16)、钢丝(15)、弧形锁条(4)、两个L型夹板(13)和联动杆(14),所述电子锁主体(5)设置在后挡板(2)上,所述弧形锁条(4)与电子锁主体(5)联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0)设置在后挡板(2)的侧面,所述连接板(20)上开设有开槽(11),所述支杆(23)设置在连接板(20)的底部;
所述支撑杆(19)和支撑座(18)均横向设置在支杆(23)上,所述活动杆(16)的一端穿过支撑座(18)并延伸至支撑座(18)的底部,两个联动杆(14)对称铰接在活动杆(16)位于支撑座(18)顶部的一端上,两个L型夹板(13)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支撑杆(19)远离支杆(23)的一端与L型夹板(13)中部相连,所述L型夹板(13)的底部与联动杆(14)铰接,所述L型夹板(13)的顶部与通孔相对应,所述弹簧(17)套在活动杆(16)位于支撑座(18)顶部的部分主体上,所述钢丝(15)的一端与活动杆(16)相连,另一端与弧形锁条(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6)还包括活动块(22)、支撑板(12)和伸缩弹簧(21),所述伸缩弹簧(21)设置在连接板(20)的底部,所述活动块(22)设置在伸缩弹簧(21)的底部,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两个L型夹板(13)之间,所述支撑板(12)与活动块(22)相连,所述正常状态下伸缩弹簧(21)上的支撑板(12)与L型夹板(13)的顶端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与头盔共用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6)还包括凹型滑槽(10)、滑套(3)和固定杆(9),所述凹型滑槽(10)设置在弧形锁条(4)上,所述固定杆(9)滑动设置在凹型滑槽(10)上,所述固定杆(9)与滑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红萍,李太珍,麻银玲,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侨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