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04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可扩展的云架构及业务流程管理引擎搭建统一工作流平台,并对统一工作流平台进行配置管理;S2.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流程虚拟机,通过服务接口集成外部服务,并向管理员用户提供图形化接口,实现管理员用户与服务的对接;S3.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获取服务,根据服务创建流程模型,对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并将仿真通过的流程模型进行发布,提供给外部的系统用户使用,生成流程实例;S4.统一工作流平台获取管理员用户根据服务创建的流程模型,以及系统用户使用流程模型生成的流程实例,再对流程模型及流程实例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作流
,具体涉及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工作流技术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到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再到为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出现的业务流程重组及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工作流技术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随着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兴起,企业应用集成系统所涉及的各种支撑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工作流技术为实现应用层而的集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工作流最初只是作为一个协同工具,是为小群体而设计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共享和协作,而当人们发现了工作流的应用潜力,想将其运用到大型环境中时,其本身的一些弊病就暴露出来了,如通信支持的不足、不支持异构和分布的环境等。在流程建模中,对并行、选择结构的嵌套和混和使用有所限制。大多数工作流管理系统是基于事件的,不支持对状态的显式建模,因而不能很好地支持触发器和外部选择,也就是由外部环境影响工作流的执行。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企业管理体系不断精细化,工作流系统需要能够以新流程的快速部署来适应新业务的快速推出。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工作流应用到大型环境中时,外部环境影响工作流执行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可扩展的云架构及业务流程管理引擎搭建统一工作流平台,并对统一工作流平台进行配置管理;S2.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流程虚拟机,通过服务接口集成外部服务,并向管理员用户提供图形化接口,实现管理员用户与服务的对接;S3.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获取服务,根据服务创建流程模型,对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并将仿真通过的流程模型进行发布,提供给外部的系统用户使用,生成流程实例;S4.统一工作流平台获取管理员用户根据服务创建的流程模型,以及系统用户使用流程模型生成的流程实例,再对流程模型及流程实例进行管理。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S11.采用轻量级、可嵌入的业务流程管理引擎,并结合可扩展的云架构搭建统一工作流平台;S12.设置业务流程管理引擎通过Sping框架进行配置,并进行Bean对象的管理;S13.设置业务流程管理引擎将AOP框架与TOP框架结合;S14.设置业务流程管理引擎通过CXF框架进行Web服务通讯,以及通过MyBatis框架管理底层数据库ORM。业务流程管理引擎实现全面的面向服务的架构构建。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S21.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微服务框架,将单一应用设置为服务或服务组;所述服务组包括若干服务;S22.统一工作流平台统一管理服务,设置各服务运行于不同容器,实现服务间相互独立;S23.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流程虚拟机,通过服务接口集成外部各服务,并将各服务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存储在分布式系统;S24.统一工作流平台向管理员用户提供图形化接口,所述图形化接口实现管理员用户与服务的对接。各服务之间可采用不同开发语言开发,以及采用不同的存储技术进行存储。服务围绕业务构建,并可通过全自动独立部署,各服务业务清晰,代码量少,解耦方便,易于开发和维护。服务公用集中式管理;服务间的相对独立使得流程模型发布时更自由,相互之间相对独立运行;当单个应用修改时,只需重新部署这个应用即可。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S31.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选择所需任务以及事件,建立各任务之间以及事件之间的动态连接,并对各任务以及事件进行配置生成流程模型;所述任务与后端服务对应;所述事件包括开始事件、结束事件以及信号边界事件;S32.管理员用户对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判断流程模型是否有缺陷;若是,对流程模型进行修正改进,返回步骤S32;若否,进入步骤S33;S33.将仿真通过的流程模型进行发布,提供给外部的系统用户使用,生成流程实例。通过图形化接口利用可视化的界面将业务流程直观提供给管理员用户进行基于流程模型的工作流创建,业务的变化通过图形变更快速对应。流程模型创建、流程模型仿真以及流程模型修正是不断演进的过程,三者的无缝连接是影响流程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地,步骤S31具体步骤如下:S311.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选择开始事件以及所需任务;S312.管理员用户为审核类任务设置信号边界事件,并在开始事件、信号边界事件以及各任务之间根据逻辑建立连接,并在流程模型建立完毕后,选择结束事件,再根据逻辑建立结束事件与对应任务的连接;S313.管理员用户对流程、各任务以及事件进行配置生成流程模型。流程模型创建的每一步均通过图形化接口实现,图形化接口包括任务接口、事件接口以及配置接口。进一步地,步骤S312中,当有子流程模型创建需求时,在对应任务节点创建子流程模型,实现主流程模型嵌套子流程模型;步骤S313中,管理员用户对任务进行配置,具体地包括,获取任务编号、任务名称、任务操作人、对应任务的表单字段以及对应任务的输入输出;所述任务操作人选择任务发起人或任务审核人;管理员用户对事件进行配置,具体地包括,获取事件编号、事件名称、信号编号以及信号名称;管理员用户对流程模型进行配置,具体地,获取流程模型编号、流程模型名称以及是否有子流程模型,并将管理员用户配置完成的流程模型在流程列表显示。主流程模型套用子流程模型,增加流程模型复用率,减少重复工作。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步骤如下:S41.统一工作流平台获取系统用户,获取已发布流程模型和未发布流程模型,生成流程池,获取流程实例以及流程任务;S42.统一工作流平台管理系统用户、流程池、流程实例以及流程任务。流程模型创建的目的是使用,系统用户利用流程模型创建流程实例,进行工作流的流转。统一工作流平台不但管理已发布的流程模型,还对未发布的流程模型进行管理。进一步地,步骤S42具体步骤如下:S421.统一工作流平台管理系统用户及其所在群组,并生成系统用户列表以及群组列表;所述系统用户列表包括系统用户已完成任务和系统用户未完成任务,可查看具体任务详情;所述群组列表包括用户群组已完成任务和用户群组未完成任务,可查看具体任务详情;S422.统一工作流平台管理流程池,并生成已发布流程模型列表和未发布流程模型列表;所述已发布流程模型列表包括已发布主流程模型列表和已发布子流程模型列表;所述未发布流程模型列表包括未发布主流程模型列表和未发布子流程模型列表;S423.统一工作流平台管理流程实例,并生成流程实例列表;所述流程实例列表包括主流程实例列表和子流程实例列表;S424.统一工作流平台管理流程任务,并生成流程任务列表,可查看具体流程任务详情,以及重新指派任务操作者。工作流平台对系统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基于可扩展的云架构及业务流程管理引擎搭建统一工作流平台,并对统一工作流平台进行配置管理;/nS2.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流程虚拟机,通过服务接口集成外部服务,并向管理员用户提供图形化接口,实现管理员用户与服务的对接;/nS3.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获取服务,根据服务创建流程模型,对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并将仿真通过的流程模型进行发布,提供给外部的系统用户使用,生成流程实例;/nS4.统一工作流平台获取管理员用户根据服务创建的流程模型,以及系统用户使用流程模型生成的流程实例,再对流程模型及流程实例进行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可扩展的云架构及业务流程管理引擎搭建统一工作流平台,并对统一工作流平台进行配置管理;
S2.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流程虚拟机,通过服务接口集成外部服务,并向管理员用户提供图形化接口,实现管理员用户与服务的对接;
S3.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获取服务,根据服务创建流程模型,对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并将仿真通过的流程模型进行发布,提供给外部的系统用户使用,生成流程实例;
S4.统一工作流平台获取管理员用户根据服务创建的流程模型,以及系统用户使用流程模型生成的流程实例,再对流程模型及流程实例进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S11.采用轻量级、可嵌入的业务流程管理引擎,并结合可扩展的云架构搭建统一工作流平台;
S12.设置业务流程管理引擎通过Sping框架进行配置,并进行Bean对象的管理;
S13.设置业务流程管理引擎将AOP框架与TOP框架结合;
S14.设置业务流程管理引擎通过CXF框架进行Web服务通讯,以及通过MyBatis框架管理底层数据库OR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微服务框架,将单一应用设置为服务或服务组;所述服务组包括若干服务;
S22.统一工作流平台统一管理服务,设置各服务运行于不同容器,实现服务间相互独立;
S23.统一工作流平台采用流程虚拟机,通过服务接口集成外部各服务,并将各服务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存储在分布式系统;
S24.统一工作流平台向管理员用户提供图形化接口,所述图形化接口实现管理员用户与服务的对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S31.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选择所需任务以及事件,建立各任务之间以及事件之间的动态连接,并对各任务以及事件进行配置生成流程模型;所述任务与后端服务对应;所述事件包括开始事件、结束事件以及信号边界事件;
S32.管理员用户对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判断流程模型是否有缺陷;
若是,对流程模型进行修正改进,返回步骤S32;
若否,进入步骤S33;
S33.将仿真通过的流程模型进行发布,提供给外部的系统用户使用,生成流程实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具体步骤如下:
S311.管理员用户根据图形化接口选择开始事件以及所需任务;
S312.管理员用户为审核类任务设置信号边界事件,并在开始事件、信号边界事件以及各任务之间根据逻辑建立连接,并在流程模型建立完毕后,选择结束事件,再根据逻辑建立结束事件与对应任务的连接;
S313.管理员用户对流程、各任务以及事件进行配置生成流程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统一工作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2中,当有子流程模型创建需求时,在对应任务节点创建子流程模型,实现主流程模型嵌套子流程模型;
步骤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沈佳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致达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