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能自驱动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794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能自驱动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主要包括纳米摩擦发电机供电模块、样品采集模块、等离子体放电模块、光学检测模块、显示存储模块、警报模块以及辅助模块,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具备可穿戴、便携、长期使用等功能,高效便捷;采用基于SDBD原理的大气压放电系统,可在较低电压下产生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作为发射光谱激发源;以空气为工作气体,规避了使用惰性气体的缺陷;采用发射光谱法,通过光电倍增管和放大电路实现对低频弱光的有效检测;采用声、光、振动报警,可实现在嘈杂或黑暗环境下的有效检测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更换检测模块实现对不同种类金属气态污染物的检测,并且在维修更换时方便操作,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能自驱动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纳米摩擦发电机驱动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导致泄露事故频发,对环境和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无法判定泄露危险化学品是否超标、确定各个场合泄露情况及传播范围,而且在长时间暴露于此种环境或者高浓度危害环境中会有吸附物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配备检测报警装置可保护工作人员防患于未然。目前国内针对有毒气体污染物检测仪器设备多为电池驱动结合传感器使用。如中国专利CN209387573U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识别的有毒气体无线监测系统,可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实现对不同气体的同时检测,适用于有毒气体无线检测,需用到大量传感器;中国专利CN109975471A提出了一种重金属离子检测的信息图案化纸基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此种传感器将修饰纸基与沉淀型检测反应结合的方法实现检测,结果信息可图案化输出,但应用场合受限;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种类多、活性强,可作为激发源激发化学毒剂光谱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能自驱动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纳米摩擦发电机供电模块、样品采集模块、等离子体放电模块、光学检测模块、显示存储模块、警报模块和辅助模块,纳米摩擦发电机供电模块穿戴于手肘弯曲处,通过人体运动产生机械能为穿戴于胳膊大臂处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供电,二者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样品采集模块主要由微采样泵构成,泵入待检测气体供等离子体放电模块使用,流速范围为1L/min-6L/min;等离子体放电结构由暴露电极、植入电极和介质阻挡层等组成,其中暴露电极位于介质阻挡层的上方,植入电极位于介质阻挡层的下方,两者之间无间隙,聚酰亚胺胶带紧贴于植入电极表面并将其粘接在介质阻挡层的下表面上,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能自驱动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纳米摩擦发电机供电模块、样品采集模块、等离子体放电模块、光学检测模块、显示存储模块、警报模块和辅助模块,纳米摩擦发电机供电模块穿戴于手肘弯曲处,通过人体运动产生机械能为穿戴于胳膊大臂处的光电检测报警装置供电,二者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样品采集模块主要由微采样泵构成,泵入待检测气体供等离子体放电模块使用,流速范围为1L/min-6L/min;等离子体放电结构由暴露电极、植入电极和介质阻挡层等组成,其中暴露电极位于介质阻挡层的上方,植入电极位于介质阻挡层的下方,两者之间无间隙,聚酰亚胺胶带紧贴于植入电极表面并将其粘接在介质阻挡层的下表面上,避免两电极之间产生电弧,确保等离子体放电模块可产生均匀稳定的放电;所述的光学检测模块紧邻等离子体放电模块,由聚焦透镜、微型发射光谱仪和光电倍增管组成,等离子体放电模块产生的光谱由聚焦透镜进入微型发射光谱仪,经过分光系统等一系列处理后分离出特定范围的波长,采用光电倍增管实现对低频弱光下信号的检测,光学检测模块于暗室内,以减少可光见干扰;所述的显示存储模块由显示屏、储存区、按键区三部分构成,用于输入标准曲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接收光谱检测分析数据,连接警报模块反馈信息触发报警工作,连接MicroUSB通讯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的辅助模块包括MicroUSB通讯接口、散热系统等,储存区的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雪王慧妍虎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