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69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装置、闪发装置、蒸发装置和冷却装置,冷凝装置的进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冷凝装置的出口与闪发装置的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第一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蒸发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进口和第二蒸发器的进口均与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三吸气口连通;冷却装置与冷凝装置相邻设置;第一蒸发器处理室内的显热负荷,第二蒸发器处理室内的潜热负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无法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能够实现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无法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容易导致湿度过低而严重影响用户的舒适感,大大降低了用户对空调系统的使用体验好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无法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装置、闪发装置、蒸发装置和冷却装置,压缩机具有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第三吸气口和排气口;冷凝装置的进口与排气口连通;闪发装置具有第一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出口,冷凝装置的出口与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冷凝装置的出口与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第一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进口和第二蒸发器的进口均与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第一蒸发器的进口与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的进口与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三吸气口连通;冷却装置与冷凝装置相邻地设置,冷却装置用于对冷凝装置进行冷却处理;其中,第一蒸发器用于处理室内的显热负荷,第二蒸发器用于处理室内的潜热负荷,以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一步地,冷凝装置具有换热管,冷却装置与冷凝装置的换热管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结构,喷淋结构的喷淋口与换热管相对设置,以使喷淋口喷出的喷淋液落在换热管上。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位于冷凝装置的下方,以盛接由冷凝装置上落下的喷淋液。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回流管路,回流管路的一端与喷淋口连通,回流管路的第二端与接水盘连通,以将接水盘内的喷淋液通过回流管路输送至喷淋口。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设置在回流管路上,循环水泵用于将接水盘内的喷淋液泵送至喷淋口。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供水管路,供水管路的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接水盘连通,以将外界水源通过供水管路输送至喷淋口。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喷雾结构,喷雾结构的喷雾口与换热管相对设置,以使喷雾口喷出的水雾对换热管进行冷却。进一步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相对设置,且第二蒸发器位于第一蒸发器的远离室外的一侧。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控制器,空调系统的空调室内机、空调系统的空调室外机以及通风装置均与室外控制器连接,室外控制器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以及通风装置的运行状况。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装置设置在室外,光伏供电装置、外界供电装置和压缩机均与室外控制器电连接,室外控制器用于控制光伏供电装置和外界供电装置向压缩机提供电量的比例。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包括风机和加湿结构,风机的进风口与室外连通,以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加湿结构与风机相邻地设置,加湿结构用于向风机引入的新风提供水分。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媒,冷媒为低GWP制冷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为上述的空调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室外相对湿度;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启动,以及根据室外相对湿度和预设湿度值的湿度差,控制空调系统的冷却装置启动。进一步地,控制压缩机启动的方法包括根据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相对湿度得出室外空气焓值,当室外空气焓值高于预设空气焓值时,控制压缩机启动。进一步地,当室外相对湿度低于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冷却装置启动,以使冷却装置的喷淋结构向冷凝装置喷洒喷淋液。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系统的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其中,第一蒸发器为高温蒸发器,确保第一蒸发器能够处理室内的显热负荷,第二蒸发器为低温蒸发器,确保第二蒸发器能够处理室内的潜热负荷,从而形成并行耦合梯级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而提高了空调系统处理热湿负荷能力,降低了蒸发装置传热过程中不可逆的热量损失,有利于提升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此外,冷却装置与冷凝装置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确保冷却装置能够及时对冷凝装置进行冷却处理,从而降低了冷凝装置的进风口的温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布局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系统的分布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系统的另一个视角的分布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压缩机;11、第一吸气口;12、第二吸气口;13、第三吸气口;14、排气口;20、冷凝装置;30、闪发装置;40、蒸发装置;41、第一蒸发器;42、第二蒸发器;50、冷却装置;51、喷淋结构;52、接水盘;53、循环水泵;54、回流管路;55、供水管路;60、室外控制器;70、通风装置;71、风机;72、加湿结构;721、湿膜;722、第一喷淋结构;723、第一接水盘;80、空调室内机;90、空调室外机;100、光伏供电装置;110、室内控制器;120、外界水源;130、外界供电装置;150、第一节流装置;160、第二节流装置;170、第三节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无法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冷凝装置20、闪发装置30、蒸发装置40和冷却装置50,压缩机10具有第一吸气口11、第二吸气口12、第三吸气口13和排气口14;冷凝装置20的进口与排气口14连通;闪发装置30具有第一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出口,冷凝装置20的出口与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冷凝装置20的出口与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170,第一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11连通;蒸发装置40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第一蒸发器41的进口和第二蒸发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机(10),所述压缩机(10)具有第一吸气口(11)、第二吸气口(12)、第三吸气口(13)和排气口(14);/n冷凝装置(20),所述冷凝装置(20)的进口与所述排气口(14)连通;/n闪发装置(30),所述闪发装置(30)具有第一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出口,所述冷凝装置(2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装置(2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170),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1)连通;/n蒸发装置(40),所述蒸发装置(40)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所述第一蒸发器(41)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蒸发器(42)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41)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50),所述第二蒸发器(42)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60),所述第一蒸发器(4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12)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42)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吸气口(13)连通;/n冷却装置(50),所述冷却装置(50)与所述冷凝装置(20)相邻地设置,所述冷却装置(50)用于对所述冷凝装置(20)进行冷却处理;/n其中,所述第一蒸发器(41)用于处理室内的显热负荷,所述第二蒸发器(42)用于处理室内的潜热负荷,以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0),所述压缩机(10)具有第一吸气口(11)、第二吸气口(12)、第三吸气口(13)和排气口(14);
冷凝装置(20),所述冷凝装置(20)的进口与所述排气口(14)连通;
闪发装置(30),所述闪发装置(30)具有第一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出口,所述冷凝装置(2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装置(2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170),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1)连通;
蒸发装置(40),所述蒸发装置(40)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所述第一蒸发器(41)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蒸发器(42)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41)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150),所述第二蒸发器(42)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160),所述第一蒸发器(4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12)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42)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吸气口(13)连通;
冷却装置(50),所述冷却装置(50)与所述冷凝装置(20)相邻地设置,所述冷却装置(50)用于对所述冷凝装置(20)进行冷却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蒸发器(41)用于处理室内的显热负荷,所述第二蒸发器(42)用于处理室内的潜热负荷,以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20)具有换热管,所述冷却装置(50)与所述冷凝装置(20)的换热管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0)包括:
喷淋结构(51),所述喷淋结构(51)的喷淋口与所述换热管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喷淋口喷出的喷淋液落在所述换热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0)还包括:
接水盘(52),所述接水盘(52)位于所述冷凝装置(20)的下方,以盛接由所述冷凝装置(20)上落下的所述喷淋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0)还包括:
回流管路(54),所述回流管路(54)的一端与所述喷淋口连通,所述回流管路(54)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水盘(52)连通,以将所述接水盘(52)内的喷淋液通过所述回流管路(54)输送至所述喷淋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0)还包括:
循环水泵(53),所述循环水泵(53)设置在所述回流管路(54)上,所述循环水泵(53)用于将所述接水盘(52)内的喷淋液泵送至所述喷淋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0)还包括:
供水管路(55),所述供水管路(55)的一端与外界水源(120)连通,所述供水管路(55)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水盘(5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祥飞张有林庄嵘黄明月杨瑞琦李欣霍喜军郭清风袁琪黄柏良毕增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