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8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用热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包括喷头、喷头管组;喷头由多个圆筒同轴套装后组成,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旋流风外筒、旋流风内筒、煤气内筒和中心风管;喷头管组包括旋流风外管、旋流风内管、煤气管;各管拼装后形成多个环隙型通道,喷头管组还包括助燃风进风管路、侧风管路、煤气进风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燃烧区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及合理的火焰形状,保持生球干燥预热的热量平衡,助燃空气与燃料充分混合,均匀燃烧,消除了集中高温区,使炉温均匀,更容易调节得到所需的火焰形状和长度,使碱性球团生球焙烧不易爆,提高熟球抗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用热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
技术介绍
链篦机-回转窑的球团生球的干燥、预热是在链篦机上实现的,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是球团矿干燥预热工艺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成品球团的质量。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在链篦机的热能供给中出现燃料多样化发展的状况。根据不同厂家的燃料使用情况,针对性地设计出实用的补热烧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有酸性球团存在含硫量高,生产速度慢,能耗高等技术问题,因而发展出碱性球团。但碱性球团也有生球爆裂温度低,熟球抗压强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碱性球团为原料的链篦机热工设备,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碱性球团制备过程中生球爆裂温度低,熟球抗压强度低等问题的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包括喷头、喷头管组;所述喷头由多个圆筒同轴套装后组成,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旋流风外筒、旋流风内筒、煤气内筒和中心风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喷头管组;所述喷头由多个圆筒同轴套装后组成,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旋流风外筒、旋流风内筒、煤气内筒和中心风管;/n喷头管组包括分别通过螺纹管同轴连接至旋流风外筒的旋流风外管、连接至旋流风内筒的旋流风内管、连接至煤气内筒的煤气管;/n各管拼装后形成多个环隙型通道,包括:位于旋流风外筒和旋流风内筒之间的外旋流风通道,位于旋流风内筒和煤气内筒之间煤气通道,位于煤气内筒和中心风管之间的内旋流风通道,中心风管形成中心风通道,中心风管顶部设置有观察孔;所述的旋流风通道的出口段为渐缩式的结构设计;/n喷头管组还包括:连接至旋流风外管的助燃风进风管路,从进风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喷头管组;所述喷头由多个圆筒同轴套装后组成,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旋流风外筒、旋流风内筒、煤气内筒和中心风管;
喷头管组包括分别通过螺纹管同轴连接至旋流风外筒的旋流风外管、连接至旋流风内筒的旋流风内管、连接至煤气内筒的煤气管;
各管拼装后形成多个环隙型通道,包括:位于旋流风外筒和旋流风内筒之间的外旋流风通道,位于旋流风内筒和煤气内筒之间煤气通道,位于煤气内筒和中心风管之间的内旋流风通道,中心风管形成中心风通道,中心风管顶部设置有观察孔;所述的旋流风通道的出口段为渐缩式的结构设计;
喷头管组还包括:连接至旋流风外管的助燃风进风管路,从进风管路分支出并连接至煤气管的侧风管路,连接至旋流风内管的煤气进风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喷头管组分成两部分,包括下端直筒状连接部以及上端的套管部,连接部和套管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敬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