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灯体的顶部开设有灯腔,在灯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所述灯体的外侧设置有按钮,所述灯体的内部开设有处理器存放腔。该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通过设置切换装置,进而在移动杆的移动使导电柱与两组导电铜片接触时,导电柱与两组导电铜片相互通电,从而使第一灯泡与第二灯泡同时亮起,进而增加了照明效果,而在移动杆被卡棍所挡无法移动时,蓄电池只提供给第一灯泡电能,从而灯源较暗方便在夜晚使用,由此该装置能够稳定且快捷的切换照明灯和夜灯的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
技术介绍
床头灯有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类,可满足靠在床头读书报用光的需要,而医院中的床头灯也是起到同样的作用,同时方便病人在病床上进行床上活动,一般的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只是简单的照明灯,功能单一,照明灯和夜灯的切换不便。根据中国公告号CN208967665U中公开的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通过按下顶杆,进而导电柱随着翘杆的端头而翘起断电,同时翘杆右侧端头处的导电柱卡入所在位置的导电夹片内,使得第一灯腔内的夜灯通电发光,实现照明灯和夜灯的快速切换,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稳定,稍有晃动,容易导致装置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解决了无法稳定的对照明灯和夜灯进行切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灯体的顶部开设有灯腔,在灯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所述灯体的外侧设置有按钮,所述灯体的内部开设有处理器存放腔,在处理器存放腔的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灯体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灯体内部的底部开设有电池仓,在电池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灯体的内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位于电池仓的上方,所述灯体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卡槽的前侧,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切换装置,且切换装置延伸至卡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和马达,所述马达固定连接在活动槽右侧内壁的顶部,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转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内部与连接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中部卡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底部与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活动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顶端与连接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底端贯穿活动槽的底部并延伸至灯体外,所述活动柱的底端与吸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盘底部的长度大于吸盘顶部的长度,且吸盘底部的长度大于活动槽内壁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有移动杆和两组第三弹簧,所述移动杆插接在通孔内,所述移动杆的前端贯穿通孔的前侧并延伸至灯体外,所述移动杆的前端与操作把手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内部插接有卡棍,且卡棍的顶端和底端均贯穿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后端与导电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柱的后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卡槽内,所述导电柱的后端与顶块的前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卡槽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导电铜片固定连接,所述顶块的后侧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卡槽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棍的长度大于通孔内壁的直径,且卡棍为倾斜状态。优选的,所述按钮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端与马达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和马达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灯泡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两组所述导电铜片中位于底部的导电铜片通过导电线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组导电铜片通过导电线与第二灯泡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铜片为弧形导电铜片,且导电铜片的弧形角度与导电柱外侧的弧形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还包括:感应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灯体上,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包括:红外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所在目标房间内是否有人体红外信号;控制模块,一端与所述红外信号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用于当所述红外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目标房间内有目标人体红外信号时,开启所述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第一处理模块,一端与所述红外信号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确认所述目标人体红外信号的持续时长,将所述持续时长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保持蓄电池电流输出的第一指令;声震动信号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确认所述目标人体红外信号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检测所述目标房间内的第一震动信号;解析模块,一端与所述声震动信号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连接,用于解析所述第一震动信号,确认所述第一震动信号是否为用户的脚步声,若是,生成第一解析结果,否则,生成第二解析结果;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解析结果向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所述第一指令,根据所述第二解析结果向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为关闭所述蓄电池电流输出的指令;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令关闭所述蓄电池的电流输出;音乐播放模块,同时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和解析模块连接,用于在确认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发出第一指令后,播放轻音乐。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人体红外信号的持续时长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所述声震动信号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检测所述目标房间内的第二震动信号,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解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是否为用户的呼噜声;灯泡亮度检测模块,一端与所述解析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解析模块确认所述第二震动信号是用户的呼噜声时,检测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的亮度,根据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的亮度确认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是否开启;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灯泡亮度检测模块确认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仍为开启状态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指令;所述音乐播放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解析模块确认所述第二震动信号是用户的呼噜声时,停止轻音乐的播放。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还包括:灯泡亮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电性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的照明亮度;所述灯泡亮度调节装置,包括:环境亮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所在目标房间内的当前环境亮度;第二处理模块,与所述环境亮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的目标照明亮度;亮度调节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由当前照明亮度调节至所述目标照明亮度。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第一灯泡和第二灯泡的目标照明亮度的步骤包括:步骤A1、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亮度计算出所述第一灯泡或第二灯泡的目标光衰减系数:其中,α表示为第一灯泡或第二灯泡的目标光衰减系数,Q1表示为当前环境亮度,Q2表示为第一灯泡或第二灯泡的当前照明亮度,e表示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58,T2表示为第一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包括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灯体(1)的顶部开设有灯腔(5),在灯腔(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灯泡(6)和第二灯泡(15),所述灯体(1)的外侧设置有按钮(7),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处理器存放腔(9),在处理器存放腔(9)的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8),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灯体(1)内部的底部开设有电池仓(12),在电池仓(1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3),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4),且卡槽(14)位于电池仓(12)的上方,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0),且通孔(10)位于卡槽(14)的前侧,所述通孔(10)的内部插接有切换装置(4),且切换装置(4)延伸至卡槽(1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包括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灯体(1)的顶部开设有灯腔(5),在灯腔(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灯泡(6)和第二灯泡(15),所述灯体(1)的外侧设置有按钮(7),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处理器存放腔(9),在处理器存放腔(9)的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8),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灯体(1)内部的底部开设有电池仓(12),在电池仓(1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3),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4),且卡槽(14)位于电池仓(12)的上方,所述灯体(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0),且通孔(10)位于卡槽(14)的前侧,所述通孔(10)的内部插接有切换装置(4),且切换装置(4)延伸至卡槽(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板(305)和马达(306),所述马达(306)固定连接在活动槽(11)右侧内壁的顶部,所述马达(306)的输出端与转盘(307)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307)的内部与连接绳(30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305)固定连接在活动槽(11)的内壁,所述固定连接板(305)的中部卡接有活动柱(302),所述活动柱(3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板(303),所述固定连接板(305)的底部与第一弹簧(30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04)的底端与活动连接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302)的顶端与连接绳(30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302)的底端贯穿活动槽(11)的底部并延伸至灯体(1)外,所述活动柱(302)的底端与吸盘(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盘(301)底部的长度大于吸盘(301)顶部的长度,且吸盘(301)底部的长度大于活动槽(11)内壁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4)包括有移动杆(401)和两组第三弹簧(408),所述移动杆(401)插接在通孔(10)内,所述移动杆(401)的前端贯穿通孔(10)的前侧并延伸至灯体(1)外,所述移动杆(401)的前端与操作把手(402)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401)的内部插接有卡棍(403),且卡棍(403)的顶端和底端均贯穿移动杆(401),所述移动杆(401)的后端与导电柱(40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柱(404)的后端贯穿通孔(10)并延伸至卡槽(14)内,所述导电柱(404)的后端与顶块(405)的前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三弹簧(408)的一端分别与卡槽(14)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08)的另一端与导电铜片(407)固定连接,所述顶块(405)的后侧通过第二弹簧(406)与所述卡槽(1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棍(403)的长度大于通孔(10)内壁的直径,且卡棍(403)为倾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7)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8)输出端与马达(30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3)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和马达(30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灯泡(6)的输入端与蓄电池(13)的输出端电连接,两组所述导电铜片(407)中位于底部的导电铜片(407)通过导电线与蓄电池(13)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组导电铜片(407)通过导电线与第二灯泡(15)的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片(407)为弧形导电铜片,且导电铜片(407)的弧形角度与导电柱(404)外侧的弧形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还包括:感应控制装置(16),设置于所述灯体上,与所述蓄电池(13)电性连接;
所述感应控制装置(16),包括:
红外信号检测模块(16.1),用于检测智能控制医疗床头灯所在目标房间内是否有人体红外信号;
控制模块(16.2),一端与所述红外信号检测模块(16.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13)电性连接,用于当所述红外信号检测模块(16.1)检测到所述目标房间内有目标人体红外信号时,开启所述蓄电池(13)的电流输出;
第一处理模块(16.3),一端与所述红外信号检测模块(16.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6.2)连接,用于确认所述目标人体红外信号的持续时长,将所述持续时长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控制模块(16.2)发出保持蓄电池(13)电流输出的第一指令;
声震动信号检测模块(16.4),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众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