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捕蚊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7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捕蚊路灯,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灯柱,所述灯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所述顶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灯盘;所述灯柱的上部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灯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所述顶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电机,两组所述电机与两组对应的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两组所述丝杆上均通过螺纹螺旋连接有盘形捕蚊灯罩;所述基座的内腔设置有液腔,所述液腔中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灯柱的内部,所述导管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喷管,两组所述L形喷管位于灯柱下部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飞舞在灯光附近的蚊虫捕捉至灭蚊灯罩内,集中杀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捕蚊路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捕蚊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路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照明的地方。路灯涉及照明技术,适用于街道路灯。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长寿命,低功耗,高功率因数,电流谐波含量小的高效电子节能路灯。蚊科是昆虫纲双翅目之下的一个科。该科生物通常被称为蚊或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生物趋光性是一种生物对光靠近或远离的习性,也是生物应激性的一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蚊子有趋光性,喜欢高温阴暗潮湿和昼伏夜出,蚊子会因为趋光性在路灯的的灯罩附近飞行,蚊子属四害之一,可以利用蚊子趋光性的特性对蚊子进行集中捕捉,捕捉后再集中杀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捕蚊路灯,将飞舞在灯光附近的蚊虫捕捉至灭蚊灯罩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捕蚊路灯,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灯柱(2),所述灯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3),所述顶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灯盘(4);/n所述灯柱(2)的上部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灯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6),所述顶架(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电机(5),两组所述导向槽(13)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14),两组所述电机(5)与两组对应的所述支架(14)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6),两组所述丝杆(6)上均通过螺纹螺旋连接有盘形捕蚊灯罩(7),所述盘形捕蚊灯罩(7)套接于灯柱(2)的外侧;/n所述基座(1)的内腔设置有液腔(1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捕蚊路灯,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灯柱(2),所述灯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3),所述顶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灯盘(4);
所述灯柱(2)的上部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灯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架(6),所述顶架(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电机(5),两组所述导向槽(13)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14),两组所述电机(5)与两组对应的所述支架(14)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6),两组所述丝杆(6)上均通过螺纹螺旋连接有盘形捕蚊灯罩(7),所述盘形捕蚊灯罩(7)套接于灯柱(2)的外侧;
所述基座(1)的内腔设置有液腔(11),所述液腔(11)中固定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管(8),所述导管(8)位于灯柱(2)的内部,所述导管(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喷管(9),两组所述L形喷管(9)位于灯柱(2)下部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捕蚊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捕蚊灯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强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知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