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意节日灯笼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创意节日灯笼。
技术介绍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现有的棱柱形灯笼大多都为由一个灯笼框架和灯笼面组成,灯笼面的材质基本都为:玻璃、塑料等,当灯笼长时间使用后,灯笼面往往会布满灰尘影响美观,清洁方式往往是通过人工清洁非常的不方便,设置清洁装置又因灯笼为棱柱形而难以实现。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其具有自动清洁弹性框体外侧壁的功能,以及通过将非圆柱形的弹性框体变形成圆柱形的弹性框体,使得清洁装置进行清洁更加高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包括灯笼组件;所述灯笼组件包括灯主体,用于容置所述灯主体的容置主体,以及支撑所述灯主体和容置主体的支撑体;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包括灯笼组件;所述灯笼组件包括灯主体,用于容置所述灯主体的容置主体,以及支撑所述灯主体和容置主体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主体包括闭环设置的弹性框体;所述弹性框体能够弹性变形成圆柱状的弹性框体;所述灯笼组件还包括对弹性变形后的弹性框体外侧壁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包括灯笼组件;所述灯笼组件包括灯主体,用于容置所述灯主体的容置主体,以及支撑所述灯主体和容置主体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主体包括闭环设置的弹性框体;所述弹性框体能够弹性变形成圆柱状的弹性框体;所述灯笼组件还包括对弹性变形后的弹性框体外侧壁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框体呈四棱柱状;所述弹性框体包括第一棱面、第二棱面、第三棱面和第四棱面,所述第一棱面、所述第二棱面、所述第三棱面和所述第四棱面之间依次相互连接;
所述灯笼组件还包括能够将所述弹性框体变形成圆柱状的变形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装置包括靠近所述弹性框体上端开口处且驱动所述弹性框体进行变形的第一变形机构,以及靠近所述弹性框体下端开口处且驱动所述弹性框体进行变形的第二变形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在所述支撑体上滑动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以所述支撑体为轴环绕间隔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
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一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二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三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四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
所述第二变形机构包括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第七连接杆、第八连接杆和在所述支撑体上滑动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五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所述第七连接杆和所述第八连接杆以所述支撑体为轴环绕间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
所述第五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一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所述第六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二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所述第七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三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所述第八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位于第四棱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的边的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创意节日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形成有圆弧形的第一抵顶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抵顶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形成有圆弧形的第一抵顶板;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抵顶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