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56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结构包括屋脊板和斜屋面板,所述的斜屋面板设置在屋脊板的前后两侧,斜屋面板包括第一斜屋面板和第二斜屋面板,所述的第二斜屋面板与屋脊板相拼接,第一斜屋面板与第二斜屋面板相拼接,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第二斜屋面板和屋脊板分别与现浇框架梁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为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内进行生产加工,质量可控、安全易施工,解决现浇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建筑为体现设计的个性化,屋面都采用斜屋面等造型,目前混凝土斜屋面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作业施工。现场屋面支模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传统现浇做法。现浇混凝土斜屋面,施工作业难度大、安全性差、混凝土厚薄不一难以控制且不好养护,后期出现裂缝等质量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该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为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内进行生产加工,质量可控、安全易施工,解决现浇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屋脊板和斜屋面板,所述的斜屋面板设置在屋脊板的前后两侧,斜屋面板包括第一斜屋面板和第二斜屋面板,所述的第二斜屋面板与屋脊板相拼接,第一斜屋面板与第二斜屋面板相拼接,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第二斜屋面板和屋脊板分别与现浇框架梁相连。所述的屋脊板与现浇框架梁之间通过预埋铁件和第一高强螺栓相固定,所述的预埋铁件设置在现浇框架梁内,所述的第一高强螺栓穿过屋脊板与现浇框架梁内的预埋铁件相固定。所述的预埋铁件包括第一钢板、螺栓套筒和第一钢管,所述的第一钢管设置在第一钢板的下部,第一钢板的中心开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处的第一钢板下部设置有螺栓套筒,螺栓套筒的底部封堵,每个预埋铁件处的屋脊板相应位置预留安装孔,第一高强螺栓穿过安装孔与螺栓套筒相固定,固定好后通过灌浆料填充安装孔的空腔。所述的屋脊板的四个角上分别预留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钢管包括两根,沿第一钢板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第二斜屋面板与现浇框架梁之间通过支撑埋件和钢板埋件相固定,所述的钢板埋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斜屋面板和第二斜屋面板上,支撑埋件设置在现浇框架梁上,钢板埋件与支撑埋件相固定。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和第二斜屋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预留缺口,钢板埋件分别设置在缺口内壁上,缺口处的现浇框架梁上设置有与钢板埋件相固定的支撑埋件,固定好后通过灌浆料填充缺口空腔。所述的钢板埋件包括第二钢板和第二钢管,所述的第二钢管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第二钢板的一侧,所述的第二钢板与缺口相贴合,位于第二钢管的外侧,所述的第二钢板与支撑埋件相固定。所述的支撑埋件包括第三钢板、第四钢板、第五钢板、钢筋和高强螺栓组合,所述的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对称设置,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之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钢板,第五钢板下侧的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固定于现浇框架梁内,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的下部对称设置有穿筋孔,穿筋孔内穿有钢筋,所述的第四钢板上设置有高强螺栓组合,所述的高强螺栓组合与钢板埋件相固定。所述的高强螺栓组合包括螺母和第二高强螺栓,所述的第四钢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外侧的第四钢板上固定有螺母,所述的第二高强螺栓一端穿过螺母和第二圆孔,另一端与钢板埋件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为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内进行生产加工,质量可控、安全易施工,工人操作安全、方便,混凝土可得有效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成品质量,解决现浇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的拼装图;附图2是图1中所示屋脊板的俯视图;附图3是图2所示的A-A剖视图;附图4是图1中所示第二斜屋面板的俯视图;附图5是图4所示的B-B剖视图;附图6是图1中所示第一斜屋面板的俯视图;附图7是图6所示的C-C剖视图;附图8是屋脊板与现浇框架梁连接示意图;附图9是图8中所示的预埋铁件的主视图;附图10是图8中所示的预埋铁件的俯视图;附图11是图8中所示的第一高强螺栓的主视图;附图12是第一斜屋面板与现浇框架梁连接示意图;附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支撑埋件的主视图;附图14是图12中所示的支撑埋件的俯视图;附图15是支撑埋件中第三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6是支撑埋件中第四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7是钢板埋件的主视图;附图18是钢板埋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屋脊板,11、安装孔,2、第一斜屋面板,3、第二斜屋面板,4、现浇框架梁,5、预埋铁件,51、第一钢板,511、第一圆孔,52、螺栓套筒,53、第一钢管,54、第一高强螺栓,6、灌浆料,7、支撑埋件,71、第三钢板,72、第四钢板,721、第二圆孔,73、第五钢板,74、钢筋,75、螺母,76、第二高强螺栓,77、穿筋孔,8、钢板埋件,81、第二钢板,82、第二钢管,9、缺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18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结构包括屋脊板1和斜屋面板,所述的斜屋面板设置在屋脊板1的前后两侧,斜屋面板包括第一斜屋面板2和第二斜屋面板,所述的第二斜屋面板与屋脊板1相拼接,第一斜屋面板2与第二斜屋面板3相拼接,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2、第二斜屋面板3和屋脊板1分别与现浇框架梁4相连。第二斜屋面板3与屋脊板1拼接处、第一斜屋面板2与第二斜屋面板3拼接处分别采用企口止水结构设计,缝隙由中心向两侧分别做聚氨酯发泡胶-发泡聚乙烯棒-建筑耐候胶。所述的屋脊板1与现浇框架梁4之间通过预埋铁件5和第一高强螺栓相固定,所述的预埋铁件5设置在现浇框架梁4内,所述的第一高强螺栓穿过屋脊板1与现浇框架梁内的预埋铁件5相固定。所述的预埋铁件5包括第一钢板51、螺栓套筒52和第一钢管53,所述的第一钢管53设置在第一钢板51的下部,第一钢板51的中心开有第一圆孔511,第一圆孔511处的第一钢板51下部设置有螺栓套筒52,螺栓套筒52的底部封堵,每个预埋铁件5处的屋脊板1相应位置预留安装孔11,第一高强螺栓54穿过安装孔11与螺栓套筒52相固定,固定好后通过灌浆料6填充安装孔11的空腔。所述的屋脊板1上预留的安装孔11为阶梯孔,阶梯孔的上部直径为70mm,下部直径为50mm,第一高强螺栓54采用M20高强螺栓。所述的屋脊板1的四个角上分别预留有安装孔11。所述的第一钢管53包括两根,沿第一钢板51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2、第二斜屋面板3与现浇框架梁4之间通过支撑埋件7和钢板埋件8相固定,所述的钢板埋件8分别设置在第一斜屋面板2和第二斜屋面板3上,支撑埋件7设置在现浇框架梁4上,钢板埋件8与支撑埋件7相固定。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2和第二斜屋面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预留缺口9,钢板埋件8分别设置在缺口9内壁上,缺口9处的现浇框架梁4上设置有与钢板埋件8相固定的支撑埋件7,固定好后通过灌浆料6填充缺口空腔。所述的钢板埋件8包括第二钢板81和第二钢管82,所述的第二钢管82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第二钢板81的一侧,所述的第二钢板81与缺口9相贴合,位于第二钢管82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特征是:包括屋脊板和斜屋面板,所述的斜屋面板设置在屋脊板的前后两侧,斜屋面板包括第一斜屋面板和第二斜屋面板,所述的第二斜屋面板与屋脊板相拼接,第一斜屋面板与第二斜屋面板相拼接,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第二斜屋面板和屋脊板分别与现浇框架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特征是:包括屋脊板和斜屋面板,所述的斜屋面板设置在屋脊板的前后两侧,斜屋面板包括第一斜屋面板和第二斜屋面板,所述的第二斜屋面板与屋脊板相拼接,第一斜屋面板与第二斜屋面板相拼接,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第二斜屋面板和屋脊板分别与现浇框架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特征是:所述的屋脊板与现浇框架梁之间通过预埋铁件和第一高强螺栓相固定,所述的预埋铁件设置在现浇框架梁内,所述的第一高强螺栓穿过屋脊板与现浇框架梁内的预埋铁件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埋铁件包括第一钢板、螺栓套筒和第一钢管,所述的第一钢管设置在第一钢板的下部,第一钢板的中心开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处的第一钢板下部设置有螺栓套筒,螺栓套筒的底部封堵,每个预埋铁件处的屋脊板相应位置预留安装孔,第一高强螺栓穿过安装孔与螺栓套筒相固定,固定好后通过灌浆料填充安装孔的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特征是:所述的屋脊板的四个角上分别预留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钢管包括两根,沿第一钢板中轴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斜屋面板、第二斜屋面板与现浇框架梁之间通过支撑埋件和钢板埋件相固定,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广超萧树忠刘继鹏张玲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长兴建设集团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