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领域的一种生态景观浮桥,技术方案为:浮桥桥体的桥面浮体形成浮桥桥面,悬挂横梁固定在桥面浮体底部,多个悬挂横梁沿浮桥桥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悬挂横梁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桥面浮体,延伸的长度相等,水生植物种植筐通过挂钩悬挂在桥面浮体两侧的悬挂横梁上,并保持桥面浮体两侧平衡,水生植物种植筐的筐体内部填充有植物种植基质以供水生植物固着生长;浮桥桥体由配重锚固装置固定在水面限定位置。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同时发挥浮桥的通行功能、生态景观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景观浮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景观浮桥。
技术介绍
浮桥是采用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因其安装便利和亲水性等特征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水体的游憩建设和水上旅游开发,蜿蜒的浮桥不仅满足水面的通行需求,也是水面观光和亲水游玩的重要载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受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等问题的影响,现状大多数景观水体的水质和水体感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现状景观浮桥结构较为单一,仅能满足行人通行的基础要求,生态净化和水质提升等综合的生态景观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同时满足浮桥的通行需求、生态景观需求和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包括浮桥桥体,浮桥桥体的桥面由桥面浮体构成,悬挂横梁固定在桥面浮体水面以下的底部位置,多个悬挂横梁沿浮桥桥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悬挂横梁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桥面浮体,延伸的长度相等,水生植物种植筐通过挂钩悬挂在桥面浮体两侧的悬挂横梁上,水生植物种植筐的筐体内部填充有植物种植基质;浮桥桥体由配重锚固装置固定。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桥面浮体和水生植物种植筐的底部均密集悬挂生物绳介质填料。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水生植物种植筐根据植物种植基质上表面淹没水深确定筐体的悬挂高度。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植物种植基质上种植的水生植物可根据生态景观需求和植物种植基质上表面淹没水深条件,进行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的搭配种植。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植物种植基质的材料包括砂石或种植土或复合纤维填料。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桥面浮体采用密封不锈钢浮箱或塑料浮箱外套不锈钢框架,悬挂横梁、筐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焊接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配重锚固装置包括锚固绳索、定位石和配重石;定位石固定于河床锚固绳索连接定位石与桥面浮体,锚固绳索设有配重石;配重锚固装置两两一组沿浮桥桥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配重锚固装置对称布置在浮桥桥体中心线的两侧。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锚固绳索采用不锈钢材质绳索。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浮桥的两侧悬挂水生植物种植筐进行水生植物种植,并在浮桥桥体和水生植物种植筐底部悬挂生物绳介质填料,充分利用生物绳介质填料和水生植物的拦截、吸附和净化功能,在满足行人观光通行的同时,发挥浮桥的水质净化功能和生态景观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切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轴侧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浮桥桥体11桥面浮体12浮桥栏杆13悬挂横梁2水生植物种植筐21筐体22植物种植基质23水生植物3生物绳介质填料4配重锚固装置41锚固绳索42定位石43配重石5水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包括浮桥桥体1、水生植物种植筐2、生物绳介质填料3和配重锚固装置4,其中浮桥桥体1可由多个桥面浮体11拼装组合形成浮桥桥面,桥面浮体11采用密封不锈钢浮箱或塑料浮箱外套不锈钢框架;桥面两侧设置浮桥栏杆12。水面5以下,桥面浮体11的底部间隔一定长度设有一根悬挂横梁13,悬挂横梁13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桥面浮体11,延伸的长度相等。如图1和图3所示,悬挂横梁13安装在桥面浮体11水面以下的底部位置,一般可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与不锈钢浮箱或塑料浮箱外套不锈钢框架进行连接固定。悬挂横梁13、筐体21均宜采用不锈钢材质,焊接连接。水生植物种植筐2通过筐体21的挂钩悬挂在两侧的悬挂横梁13上,布置的位置宜保持桥面浮体11两侧平衡,同时可根据植物种植基质22上表面的淹没水深确定筐体21的悬挂高度;水生植物种植筐2的筐体21内部填充有植物种植基质22,植物种植基质22的材料可根据所选择的不同品种水生植物23的生长需求及水面的风浪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可选择的材料包括砂石、种植土或复合纤维填料等,筐体21内种植有水生植物23,水生植物23可根据浮桥的生态景观需求和植物种植基质22上表面的淹没水深条件,进行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的搭配种植,一般上述淹没水深在1m左右适合种植沉水植物的,上述淹没水深在30公分左右适合种植挺水植物。如图1和图3所示,生物绳介质填料3密集悬挂于浮桥桥体1和水生植物种植筐2底部,利用生物绳介质填料3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发挥水质净化功能。如图1所示,配重锚固装置4由锚固绳索41、定位石42和配重石43构成,配重锚固装置4通过两两一组的将浮桥桥体1固定在水面限定位置,避免风浪和水流冲击破坏浮桥桥体1的结构,同时满足浮桥桥体1随水位变动上下浮动的需求。定位石42固定于河床,锚固绳索41连接定位石42与桥面浮体11,锚固绳索41设有配重石43。配重锚固装置4两两一组沿浮桥桥体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配重锚固装置4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浮桥桥体1中心线的两侧。锚固绳索41宜采用不锈钢材质绳索。该生态景观浮桥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同时满足浮桥的通行需求、生态景观需求和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需求,适用于不同类型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包括浮桥桥体(1),所述浮桥桥体(1)的桥面由桥面浮体(11)构成,其特征在于:悬挂横梁(13)固定在所述桥面浮体(11)水面以下的底部位置,多个所述悬挂横梁(13)沿所述浮桥桥体(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悬挂横梁(13)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桥面浮体(11),延伸的长度相等;水生植物种植筐(2)通过挂钩悬挂在所述桥面浮体(11)两侧的所述悬挂横梁(13)上,所述水生植物种植筐(2)的筐体(21)内部填充有植物种植基质(22);所述浮桥桥体(1)由配重锚固装置(4)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包括浮桥桥体(1),所述浮桥桥体(1)的桥面由桥面浮体(11)构成,其特征在于:悬挂横梁(13)固定在所述桥面浮体(11)水面以下的底部位置,多个所述悬挂横梁(13)沿所述浮桥桥体(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悬挂横梁(13)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桥面浮体(11),延伸的长度相等;水生植物种植筐(2)通过挂钩悬挂在所述桥面浮体(11)两侧的所述悬挂横梁(13)上,所述水生植物种植筐(2)的筐体(21)内部填充有植物种植基质(22);所述浮桥桥体(1)由配重锚固装置(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浮体(11)和所述水生植物种植筐(2)的底部均密集悬挂生物绳介质填料(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种植筐(2)根据所述植物种植基质(22)上表面的淹没水深确定所述筐体(21)的悬挂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景观浮桥,其特征在于:植物种植基质(22)上种植的水生植物(23)可根据生态景观需求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泽文,李剑,尹飞,刘浩,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