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型道路及其铺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52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4
本申请涉及一种透水型道路及其铺装方法,其包括道路本体,道路本体的顶端开设有连通道路本体两侧的连通槽,连通槽内设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上设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形成连通空腔,连通空腔连通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两端,当道路本体铺设在园林中,人们使用水管对绿植进行浇灌时,水管横跨道路本体,人们先将上支撑板取出,将水管放到下支撑板上,再将上支撑板放上,在人们浇灌绿植的过程中,防止水管绊到行人或被车辆压到,进而保护水管和便于行人、车辆的通过,进而便于人们对园林中的绿植进行浇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型道路及其铺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透水型道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型道路及其铺装方法。
技术介绍
透水道路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种类,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业界的关注。透水道路采用生态透水砼(混凝土)铺装,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透水地面还能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雨季透水,冬季化雪,可以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透水地面孔隙多,地表面积大,对粉尘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减少扬尘污染,也可降低噪音。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948765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包括设在基层土壤上的砂性土壤层;其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砂性土壤层上的级配碎石垫层、净化透水层、粗砂找平层、土工格栅层、粗砂隔离层及透水砖层。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虽然能即保证了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又具有良好的渗透雨水的效果,但是当上述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铺装在园林中时,由于园林中绿植较多,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型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本体(1),道路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连通道路本体(1)两侧的连通槽(11),连通槽(11)内设有下支撑板(7),下支撑板(7)上设有上支撑板(6),上支撑板(6)与下支撑板(7)之间形成连通空腔(8),连通空腔(8)连通上支撑板(6)与下支撑板(7)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型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本体(1),道路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连通道路本体(1)两侧的连通槽(11),连通槽(11)内设有下支撑板(7),下支撑板(7)上设有上支撑板(6),上支撑板(6)与下支撑板(7)之间形成连通空腔(8),连通空腔(8)连通上支撑板(6)与下支撑板(7)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内固设有两个分别置于连通槽(11)两侧的承重块(9),承重块(9)与连通槽(11)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承重块(9)上设有置于上支撑板(6)上方的连通块(10),连通块(10)置于连通槽(11)内且连通块(10)的顶面与道路本体(1)的顶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路缘石(2),路缘石(2)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设有道路基石(5),道路基石(5)与路缘石(2)之间形成排水渠(3),排水渠(3)上设有排水盖(4),路缘石(2)置于排水盖(4)的下方,排水盖(4)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41),排水盖(4)的两侧分别连接道路基石(5)与道路本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水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靠近排水盖(4)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12),排水盖(4)靠近道路本体(1)的一端置于避让槽(12)内,道路基石(5)正对排水盖(4)的顶端开设有滑动槽(51),滑动槽(51)贯穿道路基石(5)顶端的两侧,排水盖(4)靠近道路基石(5)的一端置于滑动槽(51)内且与道路基石(5)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水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51)的宽度等于排水盖(4)的宽度,排水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铭曾康周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天莱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