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镁合金表面聚己内酯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镁合金表面改性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生物镁合金表面聚己内酯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用到的医用金属材料大多数是不锈钢、钴基合金和钛基合金等惰性材料,但这些材料在人体内长期植入会导致炎症发生,降低其生物相容性。目前,作为第三代生物材料的镁合金因其可降解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了新一代医用植入材料的研究热点,但镁合金在生物体内降解速度过快,在组织愈合之前提前丧失力学性能,而且过快的降解速率还会导致炎症的发生,进一步加重病患的负担,因此降低镁合金的降解速率是解决生物镁合金临床应用问题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生长及增殖,在生物体内可自发降解。目前常用的生物高分子涂层有聚乳酸、壳聚糖、聚己内酯等。聚己内酯是一种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人体内最终降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及生物材料的表面处理领域,其降解速率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因此可以用来改善镁合金的初始降解速率。聚己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镁合金表面聚己内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配制含有可聚合单体及质子源的聚合溶液;所述聚合溶液中可聚合单体浓度为0.1~8 mol/L,质子源浓度为0.01~0.1 mol/L;/n(2)以打磨并抛光处理后的镁合金基体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在上述聚合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或恒电流法进行聚合反应形成涂层,聚合完成后冲洗、常温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镁合金表面聚己内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含有可聚合单体及质子源的聚合溶液;所述聚合溶液中可聚合单体浓度为0.1~8mol/L,质子源浓度为0.01~0.1mol/L;
(2)以打磨并抛光处理后的镁合金基体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在上述聚合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或恒电流法进行聚合反应形成涂层,聚合完成后冲洗、常温干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镁合金表面聚己内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溶液中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可聚合单体为ε-己内酯;质子源为四乙基高氯酸铵或四丁基高氯酸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镁合金表面聚己内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合溶液中可聚合单体浓度为1mol/L,质子源浓度为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国,刘毅豪,黄文江,张俊龙,杨永欣,周轶凡,朱世杰,关绍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