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482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化学成分:C、Si、Mn、P、S、Als、Nb、V、Cu、Cr、N、Ti,其余为Fe和残余元素;获得的钢板组织中含有超过70%的准多边形铁素体、低于20%的贝氏体,以及低于10%的珠光体,碳当量Ceq≤0.43%,屈服强度>420MPa,‑100℃冲击功≥120J。在成分设计上,综合考虑各种合金元素对强韧性的影响,采用低碳微合金化的思路,降低了合金成本,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冲击韧性;生产工艺上采用TMCP轧制,缩短了整体工艺流程,取消了热处理环节,对提高物流转运及降低生产成本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
,具体涉及到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耐候桥梁钢,即耐大气腐蚀的桥梁钢,由普通的桥梁钢添加少量铬、镍、铜、磷等耐腐蚀元素而成,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等特性;耐候性为普通钢的2~8倍,涂装性为普通钢的1.5~10倍。目前我国桥梁用钢强度等级与韧性不断提高,焊接性能持续改善。铁路桥梁用钢、公路桥梁用钢、跨海大桥用钢成为我国桥梁用钢的主体。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强度、超低温性能耐候桥梁钢将是我国桥梁用钢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GB/T714-2015《桥梁用结构钢》标准中钢种质量等级只规定到E级,但E级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恶劣环境下对高强度超低温耐候桥梁钢的需求,开发超低温冲击(-100℃冲击功≥120J)耐候桥梁钢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及其生产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其特征在于该桥梁钢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C:0.06~0.08%、Si:0.20~0.35%、Mn:1.1~1.2%、P:≤0.018%、S:≤0.005%、Als:0.015~0.035%、Nb:0.02~0.04%、V:≤0.03%、Cu:0.27~0.33%、Cr:0.40~0.50%、Ni:0.30~0.40%、Ti:≤0.02%,其余为Fe和残余元素;/n所述钢板的组织含有超过70%的准多边形铁素体、低于20%的贝氏体以及低于10%的珠光体;/n所述钢板的碳当量Ceq≤0.43%,屈服强度>420MPa,-100℃冲击功≥120J。/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其特征在于该桥梁钢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C:0.06~0.08%、Si:0.20~0.35%、Mn:1.1~1.2%、P:≤0.018%、S:≤0.005%、Als:0.015~0.035%、Nb:0.02~0.04%、V:≤0.03%、Cu:0.27~0.33%、Cr:0.40~0.50%、Ni:0.30~0.40%、Ti:≤0.02%,其余为Fe和残余元素;
所述钢板的组织含有超过70%的准多边形铁素体、低于20%的贝氏体以及低于10%的珠光体;
所述钢板的碳当量Ceq≤0.43%,屈服强度>420MPa,-100℃冲击功≥120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6~4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耐候桥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厚度≤30mm时,化学成分中不含V;钢板的厚度>30mm时,V的含量在0.02~0.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耐候桥梁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钢水经过洁净冶炼,连铸浇钢过程全程保护浇铸,铸坯经过加热、除磷、控轧控冷及堆冷获得所述钢板,具体如下:
(1)洁净钢水冶炼:铁水经KR预处理、转炉冶炼及VD+LF+VD冶炼,获得洁净钢水;其中:铁水经KR搅拌脱硫后保证铁水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少普王英杰朱书成李忠波张涛于飒康文举郑海明赵湖朱先兴王希彬任义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