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43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光材料由含钡化合物,含镓化合物和含铜化合物混合后烧结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经过紫外/可见光源激发后,其具有很好的长余辉性能,长余辉寿命最长能达到56分钟。合成的发光材料经过紫外/可见光源激发并发射出橙红色荧光,可获得500~800nm的宽带发射,可作为荧光灯用于照明、LED和电子器件显示等领域,亦可用于装饰、建材、涂料等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材料性能稳定,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发光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吸收光-发光-储存-再发光的特点,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光源激发后实现持续发光,是一种新型绿色洁净能源,在应急显示、涂料、以及装饰方面有广泛应用。随着长余辉材料体系的发展,此类材料的应用领域逐渐增加,逐渐向信息储存、高能射线探测和生物等应用领域拓展,从而被众多研究者关注。在长余辉材料中,蓝色、绿色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日趋成熟,而红、橙、黄等长波段发光的长余辉材料发光性能较差,严重阻碍了长余辉材料的多色化进程。因此,开发一种可被近紫外/可见光激发的红、橙、黄等长波段发光的长余辉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实用化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大多需掺杂稀土金属元素,但稀土离子的相关原料价格昂贵,部分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部分发光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高压、还原或者保护气氛等条件才能制得。相比而言,过渡金属离子激活的发光材料原料廉价易得,在发光领域比稀土金属离子更有行业发展潜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含钡化合物,含镓化合物和含铜化合物混合后烧结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含钡化合物,含镓化合物和含铜化合物混合后烧结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以BaGa2O4为基质,以Cu离子为激活离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为Ba(1-x)CuxGa2O4,其中,x为0.01~0.08。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u离子掺杂镓酸盐基橙红色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钡化合物为钡的氧化物、碳酸盐、草酸盐、醋酸盐、硝酸盐、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u离子掺杂镓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冰雁赵宁赵靖王彩路刘梅真许育东周如龙蒋阳陈雷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