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326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将电缆导体放出,经过第一拉线装置进入到蒸汽硫化装置内,在电缆导体完成蒸汽硫化交联后,再经由第二拉线装置导向缠绕在收线辊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过线环进行分割呈多个弧形线板,利用驱动单元实现支撑部件沿着滑轨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弧形线板的移动,达到外扩或收缩的目的,为电缆导体提供一个可调节的拉力,使电缆导体在硫化管中部拉紧,减少电缆导体出现下垂的概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缆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在制作时会包括许多工序,一般可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包括导体制作、绝缘线芯制作、电缆护层制作和质量控制,而在绝缘线芯制作时利用挤出机将导体屏蔽料、绝缘料和绝缘屏蔽料挤出到电缆导体上后,再进行交联,即硫化,硫化是一个化学反应,它能提高电缆高温下的强度和稳定性。硫化的过程中,电缆进入到一个高温高压的硫化管道内,并采用蒸汽向管道内进行加压,完成硫化的电缆冷却完成后离开硫化管。在硫化过程中,电缆导体要处于硫化管中心位置,由于硫化管较长,导致电缆导体可能会出现下垂现象,影响到电缆导体的定位,使得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用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硫化管较长,导致电缆导体可能会出现下垂现象,影响到电缆导体的定位,使得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将电缆导体放出,经过第一拉线装置进入到蒸汽硫化装置内,在电缆导体完成蒸汽硫化交联后,再经由第二拉线装置导向缠绕在收线辊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线装置和第二拉线装置对称设置,每个拉线装置均包括两个拉线单元,每个所述拉线单元均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匹配设有收放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一个所述拉线装置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面匹配连接移动单元。进一步的,所述收放调节单元包括过线环,所述过线环均分成多个弧形线板,每个所述弧形线板的一侧均设有一个支撑部件,多个所述支撑部件一端均滑动连接滑轨,所述滑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心圆板,所述中心圆板一侧设有驱动部件。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中部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中心圆板;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咬合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且所述第二转杆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电机驱动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上均匀设有多个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转杆,其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齿轮外边缘,多个所述弧形滑槽绕所述第一转杆均匀分布,且所述弧形滑槽均可匹配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件端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一端设有驱动电机,且所述双向丝杆两侧分别咬合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14底面中部的移动块,同一个所述拉线装置内的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均设有多个所述移动块,所述双向丝杆两侧设有滑竿,所述滑竿同样分别匹配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且所述移动块匹配连接设置于底面滑槽。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过线环进行分割呈多个弧形线板,利用驱动单元实现支撑部件沿着滑轨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弧形线板的移动,达到外扩或收缩的目的,为电缆导体提供一个可调节的拉力,使电缆导体在硫化管中部拉紧,减少电缆导体出现下垂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拉线单元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拉线装置;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13-收放调节单元;131-弧形线板;132-支撑部件;132a-滑块;133-滑轨;134-中心圆板;135-第一齿轮;135a-第一转杆;135b-弧形滑槽;136-第二齿轮;136a-第二转杆;137-电机;14-支撑板;141-移动块;15-移动单元;151-双向丝杆;152-滑竿;2-蒸汽硫化装置;3-第二拉线装置;4-收线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将电缆导体放出,经过第一拉线装置1进入到蒸汽硫化装置2内,在电缆导体完成蒸汽硫化交联后,再经由第二拉线装置3导向缠绕在收线辊4处。所述第一拉线装置1和第二拉线装置2对称设置,每个拉线装置均包括两个拉线单元,每个所述拉线单元均包括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安装板1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2之间匹配设有收放调节单元13,且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2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4,一个所述拉线装置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板14底面匹配连接移动单元15。所述收放调节单元13包括过线环,所述过线环均分成多个弧形线板131,每个所述弧形线板131的一侧均设有一个支撑部件132,多个所述支撑部件132一端均滑动连接滑轨133,所述滑轨1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心圆板134,所述中心圆板134一侧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135,所述第一齿轮135中部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杆135a,所述第一转杆135a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中心圆板134;所述第一齿轮135一侧咬合连接第二齿轮136,所述第二齿轮136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转杆136a,所述第二转杆136a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且所述第二转杆136a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电机137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35上均匀设有多个弧形滑槽135b,所述弧形滑槽135b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转杆135a,其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齿轮136外边缘,多个所述弧形滑槽135b绕所述第一转杆135a均匀分布,且所述弧形滑槽135b均可匹配连接滑块132a,所述滑块132a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件132端部。所述移动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电缆导体放出,经过第一拉线装置(1)进入到蒸汽硫化装置(2)内,在电缆导体完成蒸汽硫化交联后,再经由第二拉线装置(3)导向缠绕在收线辊(4)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电缆导体放出,经过第一拉线装置(1)进入到蒸汽硫化装置(2)内,在电缆导体完成蒸汽硫化交联后,再经由第二拉线装置(3)导向缠绕在收线辊(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线装置(1)和第二拉线装置(2)对称设置,每个拉线装置均包括两个拉线单元,每个所述拉线单元均包括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安装板(1)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2)之间匹配设有收放调节单元(13),且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2)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4),一个所述拉线装置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板(14)底面匹配连接移动单元(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调节单元(13)包括过线环,所述过线环均分成多个弧形线板(131),每个所述弧形线板(131)的一侧均设有一个支撑部件(132),多个所述支撑部件(132)一端均滑动连接滑轨(133),所述滑轨(1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心圆板(134),所述中心圆板(134)一侧设有驱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蒸汽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135),所述第一齿轮(135)中部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杆(135a),所述第一转杆(1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胜程阳张安林缪世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诺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