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18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用于加工底板件(2),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上料工位(3)码垛用于待加工的底板件(2);步骤二,上料机械手(4)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到第一中转装置(5)上;步骤三,第一中转装置(5)将待加工的底板件(2)进行传送;步骤四,第二中转机械手(6)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从第一中转装置(5)输出端至分切机械手(7)的输入端;步骤五,分切机械手(7)对底板件(2)进行裁切为所需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硬质塑料载具托板需要将其裁断,然后进行钻孔、加工豁口从而进行组装,但是,现有方案加工都是进行分步骤进行,其效率低下,加工及后期组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托板自动化电控流水线及加工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借助于托板自动化电控流水线,用于加工底板件,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上料工位码垛用于待加工的底板件;步骤二,上料机械手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到第一中转装置上;步骤三,第一中转装置将待加工的底板件进行传送;步骤四,第二中转机械手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从第一中转装置输出端至分切机械手的输入端;步骤五,分切机械手对底板件进行裁切为所需长度;步骤六,变向装置对裁切后的底板件变向推送至输出装置;步骤七,输出装置将底板件进行传送并输出;步骤八,冲裁装置对输出装置上的底板件进行加工豁口;步骤九,划线装置对输出装置上的底板件上表面进行划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二中,首先,上料升降架移动到上料工位;然后,上料驱动导向块移动,使得上料旋转滚轮在上料驱动弧面上滚动,从而上料第二铰接爪克服上料复位弹簧来实现上料前抓头夹持底板件的工艺吊装;其次,上料升降架带动底板件送到第一中转装置。在步骤三中,首先,根据底板件调整第一中转托架在第一辅助移动架上的位置;然后,第一吸盘吸附底板件下表面并送至分切传送带上。在步骤五中,首先,分切传送带带动底板件到分切横向沟槽;然后,分切升降横向切机头对底板件进行长度裁切;其次,预调整分切摆动架高度及分切下压块对分切下压传送带下行段上表面接触压力;再次,在分切下压传送带下行段下表面及分切传送带上表面带动底板件输出到变向装置。在步骤六中,首先,变向底托承接底板件;然后,变向推出杆将底板件推送至输出传送带。在步骤七中,输出装置的输出传送带带动底板件依次经过冲裁工位、划线工位及输出工位;通过传送卡位杆实现对后续底板件的阻挡,传送定位杆实现对所在工位底板件进行定位。在步骤八中,首先,冲裁三坐标移动架带动冲裁背刀块移动到冲裁工位;然后,冲裁刀头上下移动及输出传送带前行实现对底板件进行下冲豁口或通孔。在步骤九中,首先,划线推杆通过划线连杆推动划线摆动杆,实现划线V型块与划线定位块吻合定位,使得更换刀具的划线刀头变为竖直状态;然后,划线刀头对输出传送带上的底板件进行划痕。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爆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示意图I;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示意图II;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示意图III;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示意图IV;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示意图;其中:1、机架总成;2、底板件;3、上料工位;4、上料机械手;5、第一中转装置;6、第二中转机械手;7、分切机械手;8、变向装置;9、输出装置;10、冲裁装置;11、划线装置;12、上料升降架;13、上料升降移动板;14、上料驱动导向块;15、上料驱动弧面;16、上料第一铰接爪;17、上料第二铰接爪;18、上料旋转滚轮;19、上料复位弹簧;20、上料前抓头;21、上料中心铰接轴;22、第一中转移动架;23、第一中转托架;24、第一吸盘;25、第一辅助移动架;26、分切升降横向切机头;27、分切旋转刀具;28、分切传送带;29、分切横向沟槽;30、分切升降架;31、分切摆动架;32、分切下压传送带;33、分切下压块;34、分切调整簧;35、变向底托;36、变向推出杆;37、传送卡位杆;38、传送定位杆;39、冲裁三坐标移动架;40、冲裁背刀块;41、冲裁复位弹簧;42、冲裁刀头;43、划线推杆;44、划线连杆;45、划线摆动杆;46、划线辅助杆;47、划线V型块;48、划线刀头;49、划线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托板自动化电控流水线,用于加工底板件2,包括机架总成1;在机架总成1上分别设置有底板件2、上料工位3、上料机械手4、第一中转装置5、第二中转机械手6、分切机械手7、变向装置8、输出装置9、冲裁装置10及划线装置11;料机械手4与第二中转机械手6结构相同;上料工位3,存有用于待加工的底板件2;上料机械手4,用于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到第一中转装置5上;第一中转装置5,用于将待加工的底板件2进行传送;第二中转机械手6,用于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至分切机械手7;分切机械手7,对底板件2进行裁切为所需长度;变向装置8,用于对裁切后的底板件2变向推送至输出装置9;输出装置9,用于将底板件2进行传送并输出;冲裁装置10,对底板件2进行加工豁口;划线装置11,对底板件2上表面进行划线。上料机械手4包括推杆驱动的上料升降架12、设置在上料升降架12上的上料升降移动板13、由竖直推杆驱动在上料升降移动板13上移动的上料驱动导向块14、设置在上料驱动导向块14上的上料驱动弧面15、水平设置在上料驱动导向块14下方的上料中心铰接轴21、中部铰接在上料中心铰接轴21上且呈交叉结构的上料第一铰接爪16与上料第二铰接爪17、设置在上料第二铰接爪17根部且在上料驱动弧面15上滚动的上料旋转滚轮18及连接着在上料第一铰接爪16与上料第二铰接爪17之间的上料复位弹簧19;上料第一铰接爪16与上料第二铰接爪17前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底板件2的上料前抓头20。第一中转装置5,包括移动设置在的第一中转移动架22、设置在第一中转移动架22上的第一中转托架23、设置在第一中转托架23上的第一吸盘24;在的第一中转移动架22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一中转托架23位置的第一辅助移动架25。分切机械手7包括三坐标运动的分切升降横向切机头26、旋转设置在分切升降横向切机头26上的分切旋转刀具27、设置在分切旋转刀具27下方的分切传送带28、设置在分切传送带28上的分切横向沟槽29、设置在分切传送带28上方的分切升降架30、摆动设置在分切升降架30上的分切摆动架31、设置在分切摆动架31上且与分切传送带28平行的分切下压传送带32、设置在分切摆动架31上且下表面用于与分切下压传送带32下行段上表面接触的分切下压块33及设置在分切摆动架31与分切下压块33之间的分切调整簧34;分切下压传送带32下行段下表面用于与底板件2上表面压力接触。变向装置8包括设置在分切传送带28输出端的变向底托35;在变向底托35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变向底托35推送至输出装置9输入端的变向推出杆36。输出装置9包括输出传送带及设置在输出传送带上的传送卡位杆37与传送定位杆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托板自动化电控流水线,用于加工底板件(2),其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上料工位(3)码垛用于待加工的底板件(2);/n步骤二,上料机械手(4)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到第一中转装置(5)上;/n步骤三,第一中转装置(5)将待加工的底板件(2)进行传送;/n步骤四,第二中转机械手(6)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从第一中转装置(5)输出端至分切机械手(7)的输入端;/n步骤五,分切机械手(7)对底板件(2)进行裁切为所需长度;/n步骤六,变向装置(8)对裁切后的底板件(2)变向推送至输出装置(9);/n步骤七,输出装置(9)将底板件(2)进行传送并输出;/n步骤八,冲裁装置(10)对输出装置(9)上的底板件(2)进行加工豁口;/n步骤九,划线装置(11)对输出装置(9)上的底板件(2)上表面进行划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托板自动化电控流水线,用于加工底板件(2),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上料工位(3)码垛用于待加工的底板件(2);
步骤二,上料机械手(4)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到第一中转装置(5)上;
步骤三,第一中转装置(5)将待加工的底板件(2)进行传送;
步骤四,第二中转机械手(6)夹持待加工的底板件(2)从第一中转装置(5)输出端至分切机械手(7)的输入端;
步骤五,分切机械手(7)对底板件(2)进行裁切为所需长度;
步骤六,变向装置(8)对裁切后的底板件(2)变向推送至输出装置(9);
步骤七,输出装置(9)将底板件(2)进行传送并输出;
步骤八,冲裁装置(10)对输出装置(9)上的底板件(2)进行加工豁口;
步骤九,划线装置(11)对输出装置(9)上的底板件(2)上表面进行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首先,上料升降架(12)移动到上料工位(3);然后,上料驱动导向块(14)移动,使得上料旋转滚轮(18)在上料驱动弧面(15)上滚动,从而上料第二铰接爪(17)克服上料复位弹簧(19)来实现上料前抓头(20)夹持底板件(2)的工艺吊装;其次,上料升降架(12)带动底板件(2)送到第一中转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用托板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首先,根据底板件(2)调整第一中转托架(23)在第一辅助移动架(25)上的位置;然后,第一吸盘(24)吸附底板件(2)下表面并送至分切传送带(28)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广明姜岩王业宏徐慧娟朱江晖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