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u负载羟基亚磷酸镍核壳纳米线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电催化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负载羟基亚磷酸镍核壳纳米线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加速发展,化石燃料快速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氢气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优点,是最具有替代化石燃料潜力的能源之一。电化学水分解是一种环境友好生产氢气的方法,但因为相应的阳极析氧反应(OER)和阴极析氢反应(HER)具有较大的过电位,目前仍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来驱动。因此,开发高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来同时驱动HER和OER非常关键。羟基亚磷酸镍Ni11(HPO3)8(OH)6的晶体结构是由三角形和六角形孔组成的三维八面体阵列结构,有利于有效的电子传递和活性位点在电解液中的暴露。羟基和亚磷酸根两种质子受体可以加速质子和电子的快速转移。镍基亚磷酸盐材料在进行OER催化反应时,表面易产生少量的羟基氧化镍物种,有利于提高OER的催化活性。在Ni2+阳离子的协同作用下,亚磷酸根阴离子能够促进H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u负载羟基亚磷酸镍核壳纳米线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将铜盐、镍盐和次磷酸盐溶解于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将泡沫镍倾斜置于溶液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可制得Cu负载N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u负载羟基亚磷酸镍核壳纳米线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铜盐、镍盐和次磷酸盐溶解于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将泡沫镍倾斜置于溶液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可制得Cu负载Ni11(HPO3)8(OH)6核壳纳米线结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三水合硝酸铜;所述镍盐为六水合硝酸镍;所述次磷酸盐为次磷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镍盐和次磷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0.2~0.6: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磷酸盐在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的浓度为0.05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翠,许慧,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