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层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05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层气处理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含有负载锌的氧化铝和硫酸酰铈,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包裹在硫酸酰铈的周围,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与硫酸酰铈的重量比为8:1‑2:1,以负载锌的氧化铝重量为基准,锌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5wt%‑25wt%;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将含锌化合物和氢氧化铝浆液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喷浸在硫酸酰铈的周围,经干燥、焙烧后制得煤层气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煤层气脱氧具有活性高、反应温度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层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层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高活性煤气层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每年因煤炭的生产就会产出大量不同浓度的煤层气,开发有效的煤层气利用技术、减少甲烷的直接排放是我国建设节能环保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低碳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节能减排以及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切实合理的开发煤层气这一低品位能源,并很好的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扩大煤层气的使用范围和规模,提高煤层气的利用效率,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意义,符合国家对能源政策的规划,符合国际环保组织对温室效应的控制,更符合我国对低品位能源开发使用的大力支持,促进国内对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焦炭燃烧法脱氧(ZL02113627.0、200610021720.1)是在高温条件下,富含甲烷气体中的氧与焦炭反应,同时部分甲烷与氧反应从而达到脱氧目的。其优点在于约70%的氧与焦炭反应,30%的氧与甲烷反应,因此甲烷损失较小。但缺点在于要消耗宝贵的焦炭资源,焦炭消耗成本约占整个运行费用的50%左右。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层气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负载锌的氧化铝和硫酸酰铈,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包裹在硫酸酰铈的周围,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与硫酸酰铈的重量比为8:1-2:1,以负载锌的氧化铝重量为基准,锌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5wt%-25w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气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负载锌的氧化铝和硫酸酰铈,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包裹在硫酸酰铈的周围,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与硫酸酰铈的重量比为8:1-2:1,以负载锌的氧化铝重量为基准,锌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5wt%-2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负载锌的氧化铝和硫酸酰铈,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包裹在硫酸酰铈的周围,所述负载锌的氧化铝与硫酸酰铈的重量比为6:1-3:1,以负载锌的氧化铝重量为基准,锌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10wt%-2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在硫酸酰铈的周围的负载锌的氧化铝厚度为15μm-130μm,所述硫酸酰铈为球形或条形,硫酸酰铈当量直径为1mm-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在硫酸酰铈的周围的负载锌的氧化铝厚度为20μm-100μm,所述硫酸酰铈为球形,硫酸酰铈当量直径为3mm-5mm。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将含锌化合物和氢氧化铝浆液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喷浸在硫酸酰铈的周围,经干燥、焙烧后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张信伟王海洋韩照明刘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