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土污染协同控制的铁锰改性生物炭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铁锰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铁锰改性生物炭用于场地中被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一体化修复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催化性的Fe3O4颗粒与MnO2颗粒修饰的生物炭实现在促解剂及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降解土壤及地下水中苯系物和多环芳烃。
技术介绍
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的土壤有机污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容易导致土壤与地下水双重污染。苯系物和多环芳烃是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由于两种污染物具有流动性及一定挥发性,会扩散到土壤、地下水及大气中,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现有土壤及地下水中苯系物和多环芳烃污染治理策略大多采用土壤与地下水的单独修复,忽略了土壤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交叉污染,导致污染修复的不可持续。生物炭具有成本低、原料来源丰富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专利CN201610540865.6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炭催化过硫酸盐对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但是,传统生物炭催化性能与生物炭表面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土污染协同控制的铁锰改性生物炭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锰改性生物炭催化材料包括生物炭及负载到生物炭表面上的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土污染协同控制的铁锰改性生物炭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锰改性生物炭催化材料包括生物炭及负载到生物炭表面上的Fe3O4颗粒与MnO2颗粒;
其中,所述Fe3O4颗粒由三价铁与二价铁通过均价法制备获得,MnO2颗粒为七价锰与二价锰通过均价法制备获得。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锰改性生物炭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MnO2颗粒负载于生物炭上;
步骤B:将Fe3O4颗粒负载于步骤A得到的生物炭上;
步骤C:将经过步骤B处理后的生物炭洗涤干燥后,获得铁锰改性生物炭催化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将生物炭材料浸泡在Mn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加KMnO4溶液并在一定温度水浴下搅拌后,获得负载有MnO2颗粒的生物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浸泡于MnSO4溶液时间为20-60min,水浴温度为70℃-90℃,时间为3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生物炭材料浸泡在FeCl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常温下通氮气条件下加FeSO4溶液及氨水搅拌后,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清,孙鹏,陈钦程,李晓颖,余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