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净化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03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气净化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净化单元和循环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内部填充有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一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料板,所述循环单元包括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伸进U型臭气通路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鼓风叶片,且转动杆一伸出外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转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间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中,通过鼓风叶片吹动臭气多次循环经过生物滤料板进行分解净化,提高了臭气的净化力度,当进液量增大时,进液单元对微生物产生的废物进行冲洗,同时鼓风叶片停止转动,经多次净化后的臭气从排气口排出,使用方便,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气净化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臭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液-气净化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开展集中处理餐厨垃圾的作业,促使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餐厨垃圾在集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等)。目前针对此类气体的处理方式有生物除臭处理和化学除臭处理等,用传统的生物除臭技术需填料多要求除臭塔占地面积大。用化学处理方式也因臭气流速太快,某些物质还是难在短时间内分解,因此这两种方式都很难达到有效处理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20069852.5”的一种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过滤塔、净化塔和微生物过滤池,在微生物过滤池中设置有微生物菌群,将臭气通过排布气头排放在微生物菌群下部,臭气向上运动通过微生物菌群,微生物菌群对臭气进行分解,达到净化效果。但现有技术仍存在较多缺陷,如:1,上述技术中臭气只通过一次微生物菌群便离开微生物过滤池,使得臭气与微生物菌群接触时间较短,易造成部分臭气未分解便排出微生物过滤池,降低分解效果;2,微生物菌群通过新陈代谢分解臭气中的物质,因此会产生代谢物,若代谢物无法及时排出,会使得微生物菌群分解臭气的效率降低,而上述技术中没有对微生物菌群采取有限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气净化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气净化系统,包括进臭气单元、进液单元、排液单元、排气单元、净化单元、循环单元和喷淋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内部填充有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一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料板,且保温棉层与生物滤料板间形成U型臭气通路;所述进液单元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穿过外箱体远离生物滤料板的侧壁,且进液管位于生物滤料板上方,所述进液管伸出外箱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液泵;所述进臭气单元包括臭气管,所述臭气管固定穿过外箱体远离生物滤料板的侧壁,且臭气管位于生物滤料板下方,所述臭气管伸出外箱体的一端连接有负压除臭风机;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外箱体上壁;所述排液单元包括L型排液管,所述L型排液管伸出外箱体的排水口朝向远离臭气管的方向,且L型排液管下方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循环单元包括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一活动穿过外箱体靠近生物滤料板的侧壁,且转动杆一位于生物滤料板上方,所述转动杆一伸进U型臭气通路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鼓风叶片,且转动杆一伸出外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转轮,且鼓风叶片相较于排气口靠近从转轮;所述转动杆二一端水平朝向L型排液管排水口,所述转动杆二靠近L型排液管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块,且转动杆二远离L型排液管的一端杆身上活动套设有套管,所述转动杆二远离L型排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且套管与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二杆身上活动连接有水轮,且水轮内部开设有与凸起块配合的通槽,所述水轮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水轮叶片;所述水轮与套管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间活动连接有传送带,且主动轮远离套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喷淋单元包括营养液槽,所述营养液槽固定设置在外箱体上方,所述营养液槽下部活动穿过若干喷淋喷头,且喷淋喷头伸进外箱体内部。优选的,所述喷淋喷头伸进外箱体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倾斜向下的喷淋孔,且喷淋喷头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动叶片。优选的,所述外箱体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优选的,所述L型排液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液-气净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的循环单元通过鼓风叶片转动鼓风,将从生物滤料板中净化的气体重新吹向U型臭气通路,使得臭气再次通过生物滤料板进行净化处理,对臭气进行多次净化处理,提高臭气的净化力度;2、本装置的进液管增大进液量时,使得进液管的水冲洗到生物滤料板上,对生物滤料板上的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进行冲洗,保证微生物处于良好的生存环境下,提高微生物处理臭气的工作效率;3、本装置的进液管增大进液量时,L型排液管排水量增大,使得凸起块与水轮脱离,鼓风叶片停止转动,使得经生物滤料板净化的臭气排出,而臭气在排出前经过多次净化,保证了臭气中有害物质绝大多数被分解净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气净化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通过鼓风叶片吹动臭气多次循环经过生物滤料板进行分解净化,提高了臭气的净化力度,进液单元、排液单元和循环单元的设置使得进液量增大时,对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进行冲洗,保证微生物处于良好的生存环境下,提高微生物处理臭气的效率,同时鼓风叶片停止转动,经多次净化后的臭气从排气口排出,使用简单方便,结构稳定,非常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截面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在进液量增大时凸起块与水轮脱离示意图;图4为图3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杆二与水轮配合示意图。图中:1外箱体、2保温棉层、3生物滤料板、31U型臭气通路、4进液管、5臭气管、6转动杆一、7鼓风叶片、8从转轮、9L型排液管、10转动杆二、101凸起块、102套管、103主动轮、104弹簧、11水轮、1101通槽、1102水轮叶片、12传送带、13挡板、14排气口、15储液槽、16营养液槽、17喷淋喷头、171喷淋孔、172连接杆、173转动叶片、18支撑腿、19进液泵、20负压除臭风机、21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气净化系统,包括进臭气单元、进液单元、排液单元、排气单元、净化单元、循环单元和喷淋单元,净化单元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内部填充有保温棉层2,保温棉层2保证生物滤料板3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使得生物滤料板3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保温棉层2一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料板3,生物滤料板3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去除臭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碍物质,且保温棉层2与生物滤料板3间形成U型臭气通路31,臭气经生物过滤板3净化后通过U型臭气通路31再次回到生物滤料板3下方进行再次净化;进液单元包括进液管4,进液管4固定穿过外箱体1远离生物滤料板3的侧壁,且进液管4位于生物滤料板3上方,液体通过进液管4进入U型臭气通路31中并向下流动,对下方进入的臭气进行加湿,当液体流量增大时,液体冲洗到生物滤料板3上,冲洗掉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气净化系统,包括进臭气单元、进液单元、排液单元、排气单元、净化单元、循环单元和喷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内部填充有保温棉层(2),所述保温棉层(2)一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料板(3),且保温棉层(2)与生物滤料板(3)间形成U型臭气通路(31);/n所述进液单元包括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固定穿过外箱体(1)远离生物滤料板(3)的侧壁,且进液管(4)位于生物滤料板(3)上方,所述进液管(4)伸出外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液泵(19);/n所述进臭气单元包括臭气管(5),所述臭气管(5)固定穿过外箱体(1)远离生物滤料板(3)的侧壁,且臭气管(5)位于生物滤料板(3)下方,所述臭气管(5)伸出外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负压除臭风机(20);/n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排气口(14),所述排气口(14)位于外箱体(1)上壁;/n所述排液单元包括L型排液管(9),所述L型排液管(9)伸出外箱体(1)的排水口朝向远离臭气管(5)的方向,且L型排液管(9)下方设置有储液槽(15);/n所述循环单元包括转动杆一(6)和转动杆二(10),所述转动杆一(6)活动穿过外箱体(1)靠近生物滤料板(3)的侧壁,且转动杆一(6)位于生物滤料板(3)上方,所述转动杆一(6)伸进U型臭气通路(3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鼓风叶片(7),且转动杆一(6)伸出外箱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转轮(8),且鼓风叶片(7)相较于排气口(14)靠近从转轮(8);/n所述转动杆二(10)一端水平朝向L型排液管(9)排水口,所述转动杆二(10)靠近L型排液管(9)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块(101),且转动杆二(10)远离L型排液管(9)的一端杆身上活动套设有套管(102),所述转动杆二(10)远离L型排液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03),且套管(102)与主动轮(10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二(10)杆身上活动连接有水轮(11),且水轮(11)内部开设有与凸起块(101)配合的通槽(1101),所述水轮(11)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水轮叶片(1102);/n所述水轮(11)与套管(102)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4),所述主动轮(103)和从动轮(8)间活动连接有传送带(12),且主动轮(103)远离套管(1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13);/n所述喷淋单元包括营养液槽(16),所述营养液槽(16)固定设置在外箱体(1)上方,所述营养液槽(16)下部活动穿过有若干喷淋喷头(17),且喷淋喷头(17)伸进外箱体(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气净化系统,包括进臭气单元、进液单元、排液单元、排气单元、净化单元、循环单元和喷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内部填充有保温棉层(2),所述保温棉层(2)一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料板(3),且保温棉层(2)与生物滤料板(3)间形成U型臭气通路(31);
所述进液单元包括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固定穿过外箱体(1)远离生物滤料板(3)的侧壁,且进液管(4)位于生物滤料板(3)上方,所述进液管(4)伸出外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液泵(19);
所述进臭气单元包括臭气管(5),所述臭气管(5)固定穿过外箱体(1)远离生物滤料板(3)的侧壁,且臭气管(5)位于生物滤料板(3)下方,所述臭气管(5)伸出外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负压除臭风机(20);
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排气口(14),所述排气口(14)位于外箱体(1)上壁;
所述排液单元包括L型排液管(9),所述L型排液管(9)伸出外箱体(1)的排水口朝向远离臭气管(5)的方向,且L型排液管(9)下方设置有储液槽(15);
所述循环单元包括转动杆一(6)和转动杆二(10),所述转动杆一(6)活动穿过外箱体(1)靠近生物滤料板(3)的侧壁,且转动杆一(6)位于生物滤料板(3)上方,所述转动杆一(6)伸进U型臭气通路(3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鼓风叶片(7),且转动杆一(6)伸出外箱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转轮(8),且鼓风叶片(7)相较于排气口(14)靠近从转轮(8);
所述转动杆二(10)一端水平朝向L型排液管(9)排水口,所述转动杆二(10)靠近L型排液管(9)的一端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朋龙梅郭润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城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