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00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一种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包括一罩体、一延伸管、一浮子、一密封件及一受热板;该罩体的内部具有复数气道隔板,该延伸管一体成型于该罩体的内侧,该延伸管并具有复数定位块;该浮子是一个具有复数凹部的中空容器,该浮子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的顶端具有复数卡勾,该密封件可固定于该延伸部的顶端;该受热板位于该罩体的下方,且该受热板密封该罩体以形成一腔室空间;其中该延伸部藉由所述卡勾与所述定位块悬吊于该延伸管,所述气道隔板与所述凹部在该腔室空间形成至少两个复杂气道,该浮子的外侧面与该罩体的壁面在该腔室空间形成至少两个环形气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室,特别是一种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一浮子(Float)设置于该加湿室内,且该浮子悬吊于该加湿室的罩体,使得该浮子的底部不会接触到该加湿室的受热板;在加湿过程中,该加湿室可以补充液体,该浮子可以随着水位而升降,当该浮子阻塞该加湿室的进水口(Waterinlet),该加湿室可以停止补充液体,以控制该加湿室的水位。
技术介绍
:第一现有技术如美国公开第US20160199614号专利,主要公开的技术是一种用于加湿室的浮子保持装置,一主浮子(primaryfloat116)连接在一联接臂(couplingarm118),该主浮子(116)经由该联接臂(118)移动一推杆(pushrod124),以致动一主阀(primaryvalve112);该推杆(124)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该连接臂(118)的下端部分(128)以及上端部分(126),该上端部分(126)包括一阀体(130),该阀体(130)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接合一第一阀座(132),以关闭该主阀(112)并防止水通过该主阀(112)进入该加湿室(100);该阀体(130)也可以从该第一阀座(132)脱离以打开该主阀(112)并允许水进入该加湿室(100);一供应管(150)的一端连接到一进水口(108),该供应管(150)的另一端连接到一适配器,用于将该供应管(150)连接到水源,该适配器可以是水刺(152)的形式,该水刺(152)可作为该主浮子(116)的保持装置。该第一习知技术的组装不易,而且成本高,因此该第一现有技术仍有改良的需求。第二现有技术如美国公告第US7722016号专利,主要公开的技术是一种加湿室,该加湿室具有一浮子,该浮子具有可移动进入和离开阀座的密封件,从而当该加湿室的水位超过第一水平时密封一进水口,并当该加湿室的水位低于第一水平打开该进水口,该浮子具有间隔肋(stand-offribs94)以防止该浮子的下端接触一热传导板。当该加湿室的水位过低时,该浮子的间隔肋(94)仍然可能接触该热传导板。当该进水口不再补充水进入该加湿室时(例如:连接该进水口的一储水容器已经没有水),该浮子的间隔肋(94)仍然可能接触该热传导板。因此,该第二现有技术仍有改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及改进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包括一罩体、一延伸管、一浮子、一密封件及一受热板;该罩体的内部具有复数气道隔板,该延伸管一体成型于该罩体的内侧,该延伸管并具有复数定位块;该浮子是一个具有复数凹部的中空容器,该浮子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的顶端具有复数卡勾,该密封件可固定于该延伸部的顶端;该受热板位于该罩体的下方,且该受热板密封该罩体以形成一腔室空间;其中该延伸部藉由所述卡勾与所述定位块悬吊于该延伸管,所述气道隔板与所述凹部在该腔室空间形成至少两个复杂气道,该浮子的外侧面与该罩体的壁面在该腔室空间形成至少两个环形气道。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一)在于,该浮子的延伸部直接地结合于该罩体的延伸管,该延伸部直接地悬吊于该延伸管,亦即,该罩体的延伸管可作为该浮子的保持装置,使得该浮子的底部与该受热板形成一距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容易,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二)在于,当一气体进入该腔室空间,所述复杂气道可以增加该气体的滞留时间,所述环形气道可以导引该腔室空间的湿气,使得该气体与该湿气充分混合。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三)在于,该所述复数凹部对称设置于该浮子,且所述复数气道隔板对称设置于该罩体的内部;藉此,该浮子与该罩体的组装具有防呆(foolproof)作用;因为该浮子与该罩体的组装具有防呆作用,所以,该罩体的进气口与该罩体的出气口亦具有防呆作用,亦即,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可以互换使用,使用者无需分辨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具体功能、以及具体的实施例,继以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罩体与上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盖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密封件与固定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浮子、密封件与固定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浮子、密封件与固定座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及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罩体的另一立体视角图。图10是图1的A-A剖面视角图。图11是图1的B-B剖面视角图。图12是图1的C-C剖面图。图13是图12的部分放大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部分放大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罩体的立体视角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加湿室结构改良包括一罩体10、一延伸管20、一浮子30、一密封件40及一受热板50;该罩体10具有一进水口11、一进气口12及一出气口13,该罩体10的内部具有复数气道隔板16;该延伸管20一体成型于该罩体10的内侧,该延伸管20的位置对应于该进水口11,该延伸管20具有复数定位块23;该浮子30是一个中空容器,该浮子30具有复数凹部36,该浮子30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31(例如但不限于:复数凹部36分布于该浮子30的同一侧,且复数凹部36环绕该延伸部31),该延伸部31的顶端311具有复数卡勾33;该密封件40可固定于该延伸部31的顶端311,且该密封件40位于该进水口11的下方;该受热板50位于该罩体10的下方,且该受热板50密封该罩体10以形成一腔室空间51(请同时参考图12所示);其中该浮子30的延伸部31可部份穿入该延伸管20内,该延伸部31可以藉由所述复数卡勾33与所述复数定位块23悬吊于该延伸管20,使得该浮子30的底部与该受热板50形成一距离;所述气道隔板16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所述气道隔板16与所述凹部36在该腔室空间51形成至少两个复杂气道A1(请同时参考图10与11所示);该浮子30的外侧面301与该罩体10的壁面103在该腔室空间51形成至少两个环形气道A2(请同时参考图10与11所示);当该腔室空间51的水位使该浮子30上升至该密封件40阻塞该进水口11的一进水孔110,该进水口11将停止注入液体;当该腔室空间51的水位使该浮子30下降至该密封件40离开该进水孔110,该进水口11将再次注入该液体(请同时参考图12与14所示)。列举说明该浮子30与该罩体10的组合方式如后:该浮子30由一上壳体30a及一下壳体30b所构成,该延伸部31位于该上壳体30a,所述复数凹部36对称设置于该上壳体30a(例如复数中空凸部361对称设置于该上壳体30a,相邻的凸部361可形成一凹部36),且所述复数气道隔板16对称设置于该罩体10的内部;藉此,该浮子30与该罩体10的组装具有防呆(foolproof)作用。所述防呆作用例如但不限于:当该浮子30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加湿室包括:/n一罩体(10),具有一进水口(11)、一进气口(12)及一出气口(13),该罩体(10)的内部具有复数气道隔板(16);/n一延伸管(20),一体成型于该罩体(10)的内侧,该延伸管(20)的位置对应于该进水口(11),该延伸管(20)具有复数定位块(23);/n一浮子(30),该浮子(30)是一个中空容器,该浮子(30)具有复数凹部(36),该浮子(30)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31),该延伸部(31)的顶端(311)具有复数卡勾(33);/n一密封件(40),该密封件(40)可固定于该延伸部(31)的顶端(311),且该密封件(40)位于该进水口(11)的下方;/n一受热板(50),该受热板(50)位于该罩体(10)的下方,且该受热板(50)密封该罩体(10)以形成一腔室空间(51);/n其中该浮子(30)的延伸部(31)可部份穿入该延伸管(20)内,该延伸部(31)可以藉由所述复数卡勾(33)与所述复数定位块(23)悬吊于该延伸管(20),使得该浮子(30)的底部与该受热板(50)形成一距离;所述气道隔板(16)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所述气道隔板(16)与所述凹部(36)在该腔室空间(51)形成至少两个复杂气道(A1);该浮子(30)的外侧面(301)与该罩体(10)的壁面(103)在该腔室空间(51)形成至少两个环形气道(A2);当该腔室空间(51)的水位使该浮子(30)上升至该密封件(40)阻塞该进水口(11)的一进水孔(110),该进水口(11)将停止注入液体;当该腔室空间(51)的水位使该浮子(30)下降至该密封件(40)离开该进水孔(110),该进水口(11)将再次注入该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加湿室包括:
一罩体(10),具有一进水口(11)、一进气口(12)及一出气口(13),该罩体(10)的内部具有复数气道隔板(16);
一延伸管(20),一体成型于该罩体(10)的内侧,该延伸管(20)的位置对应于该进水口(11),该延伸管(20)具有复数定位块(23);
一浮子(30),该浮子(30)是一个中空容器,该浮子(30)具有复数凹部(36),该浮子(30)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31),该延伸部(31)的顶端(311)具有复数卡勾(33);
一密封件(40),该密封件(40)可固定于该延伸部(31)的顶端(311),且该密封件(40)位于该进水口(11)的下方;
一受热板(50),该受热板(50)位于该罩体(10)的下方,且该受热板(50)密封该罩体(10)以形成一腔室空间(51);
其中该浮子(30)的延伸部(31)可部份穿入该延伸管(20)内,该延伸部(31)可以藉由所述复数卡勾(33)与所述复数定位块(23)悬吊于该延伸管(20),使得该浮子(30)的底部与该受热板(50)形成一距离;所述气道隔板(16)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所述气道隔板(16)与所述凹部(36)在该腔室空间(51)形成至少两个复杂气道(A1);该浮子(30)的外侧面(301)与该罩体(10)的壁面(103)在该腔室空间(51)形成至少两个环形气道(A2);当该腔室空间(51)的水位使该浮子(30)上升至该密封件(40)阻塞该进水口(11)的一进水孔(110),该进水口(11)将停止注入液体;当该腔室空间(51)的水位使该浮子(30)下降至该密封件(40)离开该进水孔(110),该进水口(11)将再次注入该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浮子(30)由一上壳体(30a)及一下壳体(30b)所构成,该延伸部(31)位于该上壳体(30a),所述复数凹部(36)对称设置于该上壳体(30a),且所述复数气道隔板(16)对称设置于该罩体(10)的内部;藉此,该浮子(30)与该罩体(10)的组装具有防呆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卡勾(33)环绕于该密封件(40)的外侧,且各卡勾(33)衔接于该延伸部(31)的顶端(311);各定位块(23)阻挡各卡勾(33)脱离该延伸管(20),该浮子(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道存王旭祥蔡宜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贝斯美德医用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