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00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包括:导管座组件,其后端处设有防脱结构;针防护套,其上设有针通孔、滑槽、插槽;弹性套环,套于针防护套上;挡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滑槽内,一面与针管相配合,另一面支撑于弹性套环的内壁上;限位片,安装于插槽内,其上设有止位孔;针座,套住针防护套的后部;针管,穿过导管座组件、针防护套、限位片,并为挡块提供支撑,其后端固定于针座内,靠近前端处设有凸起卡扣。向后拉动针座,使针座带动针管后退,当针管后退到凸起卡扣被限位片的止位孔挡住时,针管的前端后退离开挡块,挡块在弹性套环作用下往针防护套的滑槽内滑动,从而挡住针管的前端,针尖被屏蔽在针防护套内,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头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针管的产品在使用完拔出后,针管的针尖多暴露在外,容易对人造成刺伤,尤其是医用针产品,安全隐患更严重,使用后的医用针产品一旦对人造成刺伤,就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包括:导管座组件,其后端处设有防脱结构;针防护套,其内设有沿轴线贯通的针通孔,其前部从导管座组件的后端装入,其外壁的前端处设有滑槽,滑槽将针通孔的前端处隔成两段,其外壁的后端处设有插槽,插槽将针通孔的后端处隔成两段;弹性套环,通过弹性变形套设于针防护套外壁的前端处且与滑槽位置相对应;挡块,可滑动地安装于针防护套的滑槽内,其朝向针防护套的滑槽内的一面与针管相配合,其朝向针防护套的滑槽外的另一面支撑于弹性套环的内壁上,其后部与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相配合;限位片,安装于针防护套的插槽内,其上设有与针通孔相对应的止位孔;针座,套住针防护套的后部;针管,穿过导管座组件、针防护套的针通孔、限位片的止位孔,并为挡块提供支撑,其后端固定于针座内,其外壁的靠近前端处设有尺寸大于限位片的止位孔的凸起卡扣;针座被向后拉动带动针管一起沿轴向后退,当针管后退到凸起卡扣被限位片的止位孔挡住时,针管的前端后退离开挡块,挡块失去针管的支撑,在弹性套环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挡块与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脱离,并往针防护套的滑槽内部滑动,从而挡块挡住针防护套的针通孔的前端处,防止针管的前端向前伸出,针防护套、挡块和限位片实现对针管前端的屏蔽,针座继续被向后拉动,通过针管的凸起卡扣带动限位片,进而带动针防护套及其上的弹性套环和挡块一起向后移动,当针防护套从导管座组件的后端被拉出时,实现与导管座组件分离。其中,所述挡块的结构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所述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为在导管座内壁的后端处周向内凹的环形卡槽,所述挡块的后侧设有与导管座的环形卡槽相配合的止退凸起。另一种方案是,所述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为贯穿导管座侧壁的卡槽,所述挡块的另一面的后侧设有与导管座的卡槽相配合的止退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挡块的两侧可设有与针防护套的滑槽相配合的定位凸筋。进一步细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块的另一面上可设有供弹性套环卡入的定位槽。所述挡块的前侧、后侧、两侧可设有与针防护套的滑槽相配合的定位面。所述针防护套外壁的前端处设有沿周向内凹的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的槽底面设有与轴线平行的定位平面,定位平面上设有滑槽,滑槽和插槽均沿径向面设置,所述弹性套环通过弹性变形套设于环形定位槽内。所述限位片可呈L形片体状,限位片的一边安装于针防护套的插槽内且其上设有与止位孔,限位片的另一边设置于针防护套的外壁上。所述限位片的止位孔的边缘设有凸缘。所述针管的前端处开设有与内孔连通的槽,所述挡块的与针管相配合的一面可与前侧面采用圆弧过渡,当针管后退经过挡块时,所述挡块的一面在弹性套环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紧贴在针管外壁上,并位于针管的槽外,使得针管顺畅后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向后拉动针座,使针座带动针管沿轴向后退,当针管后退到凸起卡扣被限位片的止位孔挡住时,针管的前端后退离开挡块,挡块失去针管的支撑,并在弹性套环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往针防护套的滑槽内部滑动,从而挡住针防护套的针通孔的前端处,防止针管的前端向前伸出,实现将针管的前端针尖屏蔽在针防护套内,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全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导管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针防护套、弹性套环、挡块、限位片、针管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针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的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1中的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中的针座和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1进入自毁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1为实施例1进入自毁状态后与导管座组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1中针管的槽经过挡块的过程示意图。图1至图12中部件标号如下:1导管座组件、101导管座、1011环形卡槽、102金属楔、103导管、104隔离塞;2针防护套、201针通孔、202环形定位槽、203定位平面、204滑槽、205插槽、206凹槽、207凹台面;3弹性套环;4挡块、401定位槽、402定位面、403止退凸起、404圆弧;5限位片、501止位孔;6针座、601座体部、602手柄部;7针管、701凸起卡扣、702槽。图13为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2的全剖视图。图15为实施例2中的导管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2中的针防护套、弹性套环、挡块、限位片、针管的装配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2中的针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2中的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图。图20为实施例2中的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实施例2进入自毁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22为实施例2进入自毁状态后与导管座组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13至图22中的导管座、挡块和限位片的标号如下,其余部件标号参照图1至图12:101导管座、1011卡槽;4挡块、401定位槽、402定位面、403止退凸起、404圆弧、405定位凸筋;5限位片、501止位孔、502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专利技术。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包括导管座组件1、针防护套2、弹性套环3、挡块4、限位片5、针座6、针管7。参见图2和图3,所述导管座组件1包括导管座101、金属楔102、导管103、隔离塞104,所述金属楔102和隔离塞104呈前后布置地安装于导管座101内,所述导管103从导管座101的前端伸出,并且其后端固定于金属楔102上。所述导管座101内壁的后端处设有防脱结构,用于与挡块4的止退凸起403配合,以保证针防护套2与导管座101连接,参见图2,防脱结构为在导管座101内壁的后端处周向内凹的环形卡槽1011。参见图2,所述针防护套2的前部从导管座101的后端装入导管座101内。参见图4和图5,所述针防护套2呈圆柱体状,针防护套2内设有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管座组件,其后端处设有防脱结构;/n针防护套,其内设有沿轴线贯通的针通孔,其前部从导管座组件的后端装入,其外壁的前端处设有滑槽,滑槽将针通孔的前端处隔成两段,其外壁的后端处设有插槽,插槽将针通孔的后端处隔成两段;/n弹性套环,通过弹性变形套设于针防护套外壁的前端处且与滑槽位置相对应;/n挡块,可滑动地安装于针防护套的滑槽内,其朝向针防护套的滑槽内的一面与针管相配合,其朝向针防护套的滑槽外的另一面支撑于弹性套环的内壁上,其后部与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相配合;/n限位片,安装于针防护套的插槽内,其上设有与针通孔相对应的止位孔;/n针座,套住针防护套的后部;/n针管,穿过导管座组件、针防护套的针通孔、限位片的止位孔,并为挡块提供支撑,其后端固定于针座内,其外壁的靠近前端处设有尺寸大于限位片的止位孔的凸起卡扣;/n针座被向后拉动带动针管一起沿轴向后退,当针管后退到凸起卡扣被限位片的止位孔挡住时,针管的前端后退离开挡块,挡块失去针管的支撑,在弹性套环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挡块与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脱离,并往针防护套的滑槽内部滑动,从而挡块挡住针防护套的针通孔的前端处,防止针管的前端向前伸出,针防护套、挡块和限位片实现对针管前端的屏蔽,/n针座继续被向后拉动,通过针管的凸起卡扣带动限位片,进而带动针防护套及其上的弹性套环和挡块一起向后移动,当针防护套从导管座组件的后端被拉出时,实现与导管座组件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座组件,其后端处设有防脱结构;
针防护套,其内设有沿轴线贯通的针通孔,其前部从导管座组件的后端装入,其外壁的前端处设有滑槽,滑槽将针通孔的前端处隔成两段,其外壁的后端处设有插槽,插槽将针通孔的后端处隔成两段;
弹性套环,通过弹性变形套设于针防护套外壁的前端处且与滑槽位置相对应;
挡块,可滑动地安装于针防护套的滑槽内,其朝向针防护套的滑槽内的一面与针管相配合,其朝向针防护套的滑槽外的另一面支撑于弹性套环的内壁上,其后部与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相配合;
限位片,安装于针防护套的插槽内,其上设有与针通孔相对应的止位孔;
针座,套住针防护套的后部;
针管,穿过导管座组件、针防护套的针通孔、限位片的止位孔,并为挡块提供支撑,其后端固定于针座内,其外壁的靠近前端处设有尺寸大于限位片的止位孔的凸起卡扣;
针座被向后拉动带动针管一起沿轴向后退,当针管后退到凸起卡扣被限位片的止位孔挡住时,针管的前端后退离开挡块,挡块失去针管的支撑,在弹性套环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挡块与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脱离,并往针防护套的滑槽内部滑动,从而挡块挡住针防护套的针通孔的前端处,防止针管的前端向前伸出,针防护套、挡块和限位片实现对针管前端的屏蔽,
针座继续被向后拉动,通过针管的凸起卡扣带动限位片,进而带动针防护套及其上的弹性套环和挡块一起向后移动,当针防护套从导管座组件的后端被拉出时,实现与导管座组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套环和挡块配合式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组件的防脱结构为在导管座内壁的后端处周向内凹的环形卡槽,所述挡块的后侧设有与导管座的环形卡槽相配合的止退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