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供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99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供血设备,其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空心设置,内部设有将血液进行分流的供血模块,所述供血模块一端设有将血液导流的血管通导模块,此设备通过供血模块、血管通导模块、激光烧结模块实现了对血液的分流避开受伤血管,以及对受伤血管的烧修复,以及对血液的增氧和恒温,并且可以实现对血液的补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供血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疗供血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医疗供血时尚未有较好的方案能够实现血液的高效供给以及相应的供血稳定性,使在现有的医疗供血设备使用过程中依然只能依靠人员采用传统的输液的方式来进行血液的供给,这就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针对一些截断性的伤口无法进行及时高效的止血以及供血,使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威胁。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一种医疗用供血泵公开了[申请号:20182052896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供血泵,包括供血泵主体,所述供血泵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血主体,且供血泵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血主体,所述进血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远离供血泵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血连接管,且进血连接管与进血主体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管连结构,所述进血连接管的中部外表面包裹有二号固定凸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疗用供血泵,设有管连结构、辅助凹槽与传感器预留槽,能够帮助助血管与装置相连更加紧固,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供血设备,包括外壳(119),所述外壳(119)为空心设置,内部设有将血液进行分流的供血模块(910),所述供血模块(910)一端设有将血液导流的血管通导模块(9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供血设备,包括外壳(119),所述外壳(119)为空心设置,内部设有将血液进行分流的供血模块(910),所述供血模块(910)一端设有将血液导流的血管通导模块(9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供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血模块(910)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19)内且将血液分流的血液分离组件,血液分离组件后端设有补给血液的血液补给组件,在血液分离组件上端设有给血液增加含氧量的血液增氧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供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分离组件包括导流箱(219),所述导流箱(219)设于外壳(119)内部,所述导流箱(219)内设有导流内腔(229),所述导流内腔(229)上端固设有导流板(221),所述导流板(221)左侧设有导流叶轮(218),所述导流叶轮(218)后端设有叶轮电机(228),所述叶轮电机(228)与所述导流叶轮(218)动力连接,所述导流箱(219)左侧固设有补给血仓(216),所述补给血仓(216)内部为血腔(215),所述补给血仓(216)上端固设有输送管(214),所述输送管(214)与所述血腔(215)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供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增氧组件包括增氧腔(227),所述增氧腔(227)设于所述导流内腔(229)上端,所述增氧腔(227)为空腔设置与所述导流内腔(229)连通设置,所述增氧腔(227)左端固设有增氧泵(226),所述增氧泵(226)内部为增氧储腔(416),所述增氧储腔(416)底部固设有增压电机(411),所述增压电机(411)上端设有增氧滑杆(410),所述增氧滑杆(410)与所述增压电机(411)动力连接,所述增氧储腔(416)中间位置固设有增氧卡环(414),所述增氧卡环(414)上端设有增氧滑套(413),所述增氧滑套(413)与所述增氧储腔(416)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增氧滑套(413)中间位置固设有增氧阻杆(415),所述增氧阻杆(415)与所述增氧滑杆(410)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增氧储腔(416)前端底部位置固设有增氧滤网(412),所述增氧腔(227)上端位置固设有血液恒温结构,所述增氧滤网(412)与所述增氧腔(227)连通设置,所述增氧滑套(413)顶部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程泽刘忠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珐偲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