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99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压抽吸装置。该负压抽吸装置包括:手持式负压控制器、储血袋以及连接管;连接管具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接,所述储血袋与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与导管密封连接;在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储血袋以及导管之间形成密封抽吸腔;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用于使所述抽吸腔内形成负压,以将血栓和/血液经所述导管抽吸出来,所述储血袋用于收集并存储被抽吸出来的血栓和/血液。本实施例可以由医生手持操作控制,并且能够通过往复操作实现连续抽吸,取栓效率高,同时还可以对血栓抽吸过程中血液进行回收,避免患者失血过多,且无其他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抽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负压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而血管疾病中血管栓塞已成为主要致死因素。目前,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和下肢静脉栓塞等疾病每年新发病患者总和超过500万人。目前医学上介入取栓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血管栓塞治疗主流推荐的有效方式。介入取栓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治疗后并发症少以及手术效果好等诸多优点,也更能被病人接受。目前的导管取栓过程中医生通常使用一种抽吸泵作为负压提供装置,通过为导管内腔提供负压达到抽吸血栓的效果。然而抽吸泵的使用具有多种限制,如设备造价较高,有些医院无法接受;设备体积较大,不利于携带操作;设备提供的负压无法由术者准确控制等。因此很多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愿意使用普通针筒,通过针筒的抽吸为导管内腔提供一定负压,但是因为针筒抽吸只能是单次且时间较短,如果要进行二次抽吸则需要将针筒与导管连接断开后重置针筒的位置,再次连接后才能进行二次抽吸,会浪费大量时间,不必要地延长手术时间,尤其对于血栓长度较长的患者,取栓效率会极低。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负压控制器、储血袋以及连接管;/n所述连接管具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n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接,所述储血袋与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与导管密封连接;其中,在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储血袋以及导管之间形成密封抽吸腔;/n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用于使所述抽吸腔内形成负压,以将血栓和/血液经所述导管抽吸出来,所述储血袋用于收集并存储被抽吸出来的血栓和/血液。/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06 CN 20201078198131.一种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负压控制器、储血袋以及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具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
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接,所述储血袋与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与导管密封连接;其中,在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储血袋以及导管之间形成密封抽吸腔;
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用于使所述抽吸腔内形成负压,以将血栓和/血液经所述导管抽吸出来,所述储血袋用于收集并存储被抽吸出来的血栓和/血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负压控制器为手枪式负压控制器;
所述手枪式负压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注射器;
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以及固定于所述控制器外壳上的活塞杆,所述针筒的尾端与所述活塞杆的尾部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针筒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接;
所述手枪式负压控制器还包括:扳机以及联动机构;所述扳机与所述控制器外壳铰接,所述扳机的一端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扳机的带动下带动所述针筒沿压缩所述弹簧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