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及其生产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24979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0‑46份、氧化锌12‑14份、药粉提取物8‑13份、基料20‑25份、甲硝唑5‑9份和余量水;所述药粉提取物的药粉为相同质量的艾蒿、白芷、菖蒲、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连和甘草;所述基料为相同质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1,3‑丙二醇、硬脂酸柠檬酸甘油酯和水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药粉提取物以及红霉素类化合物的加入,使得该红霉素软膏具有抗菌、杀菌、消炎、活血、化瘀、消肿作用,提高药物释放和透皮吸收的效果;氧化锌具有收敛和保护作用,防止该红霉素软膏对皮肤造成损害;基料的加入,对皮肤起到保水的作用,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霉素软膏
,尤其涉及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红霉素软膏是抗菌药物,它主要具有抗菌的作用,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菌药物。现有红霉素软膏的配方成分较少,尤其其中红霉素类化合物多为单一的红霉素,药物释放和透皮吸收的效果不佳,导致功效不佳,同时,其有效成分流失严重,药物作用时间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及其生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0-46份、氧化锌12-14份、药粉提取物8-13份、基料20-25份、甲硝唑5-9份和余量水;所述药粉提取物的药粉为相同质量的艾蒿、白芷、菖蒲、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连和甘草;所述基料为相同质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1,3-丙二醇、硬脂酸柠檬酸甘油酯和水的混合物。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0份、氧化锌12份、药粉提取物8份、基料20份、甲硝唑5份和余量水。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8份、氧化锌13份、药粉提取物10份、基料22份、甲硝唑8份和余量水。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46份、氧化锌14份、药粉提取物13份、基料25份、甲硝唑9份和余量水。优选的,所述辅料为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混合物,其中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比例为4∶6。优选的,所述红霉素类化合物为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混合物,其中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比例为4∶3∶3。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药粉提取物在300-750mmHg的压力下浓缩至膏状,得到膏状提取物,将氧化锌、红霉素类化合物、甲硝唑投入至膏状提取物,并搅拌均匀,获得膏状混合物;S2、将膏状混合物加入基料中,搅拌,使药完全溶解,剪切乳化30-60分钟,过滤,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硫软膏;S3:将硫软膏密封包装在药剂瓶中,分装时需要注意药剂瓶瓶口的灭菌处理,药剂瓶为不透光药剂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及其生产方法,通过药粉提取物的加入以及红霉素类化合物为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混合物,使得该红霉素软膏具有抗菌、杀菌、消炎、活血、化瘀、消肿作用,提高药物释放和透皮吸收的效果;氧化锌具有收敛和保护作用,防止该红霉素软膏对皮肤造成损害;基料的加入,对皮肤起到保水的作用,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0份、氧化锌12份、药粉提取物8份、基料20份、甲硝唑5份和余量水;所述药粉提取物的药粉为相同质量的艾蒿、白芷、菖蒲、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连和甘草;所述基料为相同质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1,3-丙二醇、硬脂酸柠檬酸甘油酯和水的混合物。具体的,所述辅料为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混合物,其中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比例为4∶6。具体的,所述红霉素类化合物为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混合物,其中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比例为4∶3∶3。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药粉提取物在300mmHg的压力下浓缩至膏状,得到膏状提取物,将氧化锌、红霉素类化合物、甲硝唑投入至膏状提取物,并搅拌均匀,获得膏状混合物;S2、将膏状混合物加入基料中,搅拌,使药完全溶解,剪切乳化30分钟,过滤,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硫软膏;S3:将硫软膏密封包装在药剂瓶中,分装时需要注意药剂瓶瓶口的灭菌处理,药剂瓶为不透光药剂瓶。实施例2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8份、氧化锌13份、药粉提取物10份、基料22份、甲硝唑8份和余量水;所述药粉提取物的药粉为相同质量的艾蒿、白芷、菖蒲、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连和甘草;所述基料为相同质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1,3-丙二醇、硬脂酸柠檬酸甘油酯和水的混合物。具体的,所述辅料为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混合物,其中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比例为4∶6。具体的,所述红霉素类化合物为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混合物,其中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比例为4∶3∶3。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药粉提取物在550mmHg的压力下浓缩至膏状,得到膏状提取物,将氧化锌、红霉素类化合物、甲硝唑投入至膏状提取物,并搅拌均匀,获得膏状混合物;S2、将膏状混合物加入基料中,搅拌,使药完全溶解,剪切乳化50分钟,过滤,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硫软膏;S3:将硫软膏密封包装在药剂瓶中,分装时需要注意药剂瓶瓶口的灭菌处理,药剂瓶为不透光药剂瓶。实施例3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46份、氧化锌14份、药粉提取物13份、基料25份、甲硝唑9份和余量水;所述药粉提取物的药粉为相同质量的艾蒿、白芷、菖蒲、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连和甘草;所述基料为相同质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1,3-丙二醇、硬脂酸柠檬酸甘油酯和水的混合物。具体的,所述辅料为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混合物,其中黄凡士林和软质液状石蜡的比例为4∶6。具体的,所述红霉素类化合物为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混合物,其中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比例为4∶3∶3。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药粉提取物在750mmHg的压力下浓缩至膏状,得到膏状提取物,将氧化锌、红霉素类化合物、甲硝唑投入至膏状提取物,并搅拌均匀,获得膏状混合物;S2、将膏状混合物加入基料中,搅拌,使药完全溶解,剪切乳化60分钟,过滤,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硫软膏;S3:将硫软膏密封包装在药剂瓶中,分装时需要注意药剂瓶瓶口的灭菌处理,药剂瓶为不透光药剂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及其生产方法,通过药粉提取物的加入以及红霉素类化合物为红霉素、硫氢酸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的混合物,使得该红霉素软膏具有抗菌、杀菌、消炎、活血、化瘀、消肿作用,提高药物释放和透皮吸收的效果;氧化锌具有收敛和保护作用,防止该红霉素软膏对皮肤造成损害;基料的加入,对皮肤起到保水的作用,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0-46份、氧化锌12-14份、药粉提取物8-13份、基料20-25份、甲硝唑5-9份和余量水;所述药粉提取物的药粉为相同质量的艾蒿、白芷、菖蒲、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连和甘草;所述基料为相同质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1,3-丙二醇、硬脂酸柠檬酸甘油酯和水的混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0-46份、氧化锌12-14份、药粉提取物8-13份、基料20-25份、甲硝唑5-9份和余量水;所述药粉提取物的药粉为相同质量的艾蒿、白芷、菖蒲、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连和甘草;所述基料为相同质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1,3-丙二醇、硬脂酸柠檬酸甘油酯和水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0份、氧化锌12份、药粉提取物8份、基料20份、甲硝唑5份和余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38份、氧化锌13份、药粉提取物10份、基料22份、甲硝唑8份和余量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霉素软膏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红霉素类化合物46份、氧化锌14份、药粉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暑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艾珂尔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