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据智能康复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数据智能康复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国内外的康复机器人主要集中关注四肢运动的康复,较为常见的就是床式的踏步机器人,但当其使用时,身体的重量集中至膝盖处,对此关节非常不友好,某些低质量产品,在向下踩踏时甚至还会有明显的顿挫感,更为损伤膝关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数据智能康复医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数据智能康复医疗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桶体,桶体的底面设有升降机构,桶体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套筒的下端,套筒内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面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安装顶部开口的环形管,环形管外半包裹有截面为C型的环形盖,环形盖的内圈开设有齿槽,环形盖的内壁与环形管的外周滑动配合,环形盖的顶面固定连接凹面朝内的弧形板,弧形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数据智能康复医疗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桶体(1),桶体(1)的底面设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套筒(2)的下端,套筒(2)内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固定座(3),固定座(3)的顶面开设环形槽(4),环形槽(4)内固定安装顶部开口的环形管(5),环形管(5)外半包裹有截面为C型的环形盖(6),环形盖(6)的内圈开设有齿槽,环形盖(6)的内壁与环形管(5)的外周滑动配合,环形盖(6)的顶面固定连接凹面朝内的弧形板(7),弧形板(7)内嵌装有数个竖管(8),竖管(8)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数个喷头,竖管(8)的下端均贯穿环形盖(6)的顶面且与之固定连接,环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据智能康复医疗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桶体(1),桶体(1)的底面设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套筒(2)的下端,套筒(2)内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固定座(3),固定座(3)的顶面开设环形槽(4),环形槽(4)内固定安装顶部开口的环形管(5),环形管(5)外半包裹有截面为C型的环形盖(6),环形盖(6)的内圈开设有齿槽,环形盖(6)的内壁与环形管(5)的外周滑动配合,环形盖(6)的顶面固定连接凹面朝内的弧形板(7),弧形板(7)内嵌装有数个竖管(8),竖管(8)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数个喷头,竖管(8)的下端均贯穿环形盖(6)的顶面且与之固定连接,环形槽(4)的一侧开设凹槽(9),凹槽(9)的底面轴承连接第一转轴(10)的下端,第一转轴(10)上固定安装与环形盖(6)啮合的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的顶面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12),凹槽(9)的顶面开设第一轮槽(13),第一轮槽(13)内设有纵向的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上固定安装第二齿轮(15)和同样的第一伞齿轮(12),两第一伞齿轮(12)啮合,固定座(3)的顶面两侧均开设两个第二轮槽(16),位于前侧的两个第二轮槽(16)通过带槽(17)连通,位于后侧的两个第二轮槽(16)通过同样的带槽(17)连通,每个第二轮槽(16)内设有带轮(18),带轮(18)的顶部均位于第二轮槽(16)外,对应的两带轮(18)通过皮带(19)连接,第一轮槽(13)与邻近的第二轮槽(16)通过第三轮槽(20)连通,第三轮槽(20)内设有与第二齿轮(15)啮合的第三齿轮(21),皮带(19)的外周开设有与第三齿轮(21)啮合的齿槽,固定座(3)内部设有环形的进水管(22),进水管(22)的顶部固定连接数个第一水管(23)的下端,第一水管(2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环形管(5)的底部且与之内部相通,第一水管(23)上均设有第一电动阀,进水管(22)连接有送水管,带槽(17)的底面开设盲孔(24),盲孔(24)的底面开设导向孔(25),盲孔(24)的四周设有环形空间(26),环形空间(26)内圈处设有齿圈(27),齿圈(27)外周连接多环管(28),多环管(28)的顶部固定安装数个喷头,多环管(28)与进水管(22)之间通过第二水管(29)连接,进水管(22)固定连接软质的第三水管(30)的一端,第二水管(29)和第三水管(30)上均设有第二电动阀,第三水管(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