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护理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并且神经内科的疾病是高发的疾病之一,而例如坐骨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等下肢神经疾病损伤后,患者通常需要入院治疗,并且需要长时间进行卧床修养,在修养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或是亲友进行陪床护理,护理不但包括清洁下肢还需要对下肢进行按摩,以避免下肢长时间不进行运动,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变差和肌肉萎缩,但是通过人为进行下肢护理按摩较为麻烦,且长时间按摩对护理人来说也较为疲累,另外人为的按摩护理也无法随时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过人为进行下肢护理按摩较为麻烦,且长时间按摩对护理人来说也较为疲累,另外人为的按摩护理也无法随时进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安装有固定座(8),且固定座(8)上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对称安装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的上端与支撑座(16)的下端铰接相连,且支撑座(16)的下端前侧与滑板(14)之间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座(1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1),所述支撑座(16)的内部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上通过伸缩机构安装有按摩球(26),所述支撑座(16)的上端开设有与按摩球(26)相适配的开口,所述支撑座(16)的上端包裹有皮垫(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通过升降机构安装有固定座(8),且固定座(8)上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对称安装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的上端与支撑座(16)的下端铰接相连,且支撑座(16)的下端前侧与滑板(14)之间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座(1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1),所述支撑座(16)的内部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上通过伸缩机构安装有按摩球(26),所述支撑座(16)的上端开设有与按摩球(26)相适配的开口,所述支撑座(16)的上端包裹有皮垫(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对向螺纹杆(3),所述底座(1)的上端横向开设有第一滑槽(2),且第一滑槽(2)的内部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第一对向螺纹杆(3),所述第一对向螺纹杆(3)的右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把(4),所述第一对向螺纹杆(3)上对称套接有第一螺套(5),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6),且第一滑块(6)的外径与第一滑槽(2)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块(6)在第一滑槽(2)内设置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固定套接在第一螺套(5)上,所述第一滑块(6)的上端铰接有铰接架(7),且铰接架(7)远离第一滑块(6)的一端与固定座(8)的下端铰接相连,两组所述铰接架(7)呈八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对向螺纹杆(10),所述固定座(8)的上端横向开设有第二滑槽(9),且第二滑槽(9)的内部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第二对向螺纹杆(10),所述第二对向螺纹杆(10)的右端固定焊接有第二转把(11),所述第二对向螺纹杆(10)上对称套接有第二螺套(12),所述第二滑槽(9)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13),且第二滑块(13)的外径与第二滑槽(9)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