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93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撑开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和撑开器主体,所述导管内具有可供内窥镜穿过的操作通道,所述撑开器主体包括若干根与导管相连接的撑开杆,所述撑开杆上连接有充入气体后可使撑开杆发生远离导管轴心线的转动的充气撑开组件,所述充气撑开组件通过导气管与气源相连通,转动撑开杆可在撑开杆内侧形成撑开空间,所述撑开空间与操作通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手术过程中可利用充气撑开组件带动撑开杆从而形成撑开空腔,从而撑开腹腔壁,避免了高压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撑开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腹腔撑开器。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腹腔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有着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轻松、痛苦轻、对腹腔内脏扰乱小、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少等优点。目前,在腹腔镜手术前,大都采用建立人工气腹,即向手术位点鼓入大量高压CO2使腹膜壁与脏器分开,腹腔随之扩大以提供手术空间,且避免套针穿刺入腹腔时损伤器脏。但高压CO2增大了心肺负担,由于CO2的易溶解性,大量CO2吸收不及时排除会导致体液酸碱平衡紊乱,高压气腹还会引起患者腹胀、呼吸困难等不适,甚至难以忍受,尤其是对于无法耐受气腹的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者及老年患者,人工气腹将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牵拉式腹腔壁撑开器[申请号:201721167326.9],该技术包括有呈中空状的管通道,管通道的外部套有可上下滑动的移动端,管通道的远端设有撑开装置,撑开装置通过柔性绳索连接于移动端的底部并经由移动端的上下滑动控制撑开装置的张开或闭合;所述管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撑开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1)和撑开器主体(2),所述导管(1)内具有可供内窥镜(100)穿过的操作通道(9),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器主体(2)包括若干根与导管(1)相连接的撑开杆(3),所述撑开杆(3)上连接有充入气体后可使撑开杆(3)发生远离导管(1)轴心线的转动的充气撑开组件(4),所述充气撑开组件(4)通过导气管(5)与气源(6)相连通,转动撑开杆(3)可在撑开杆(3)内侧形成撑开空间(7),所述撑开空间(7)与操作通道(9)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撑开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管(1)和撑开器主体(2),所述导管(1)内具有可供内窥镜(100)穿过的操作通道(9),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器主体(2)包括若干根与导管(1)相连接的撑开杆(3),所述撑开杆(3)上连接有充入气体后可使撑开杆(3)发生远离导管(1)轴心线的转动的充气撑开组件(4),所述充气撑开组件(4)通过导气管(5)与气源(6)相连通,转动撑开杆(3)可在撑开杆(3)内侧形成撑开空间(7),所述撑开空间(7)与操作通道(9)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撑开组件(4)包括充入气体后可使撑开杆(3)发生远离导管(1)轴心线的转动的气囊(41),所述气囊(41)通过输气管(42)与导气管(5)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1)固定连接在撑开杆(3)上且气囊(41)首尾相连呈环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1)沿导管(1)轴心线方向设有若干个且远离导管(1)的气囊(41)的直径大于靠近导管(1)的气囊(41)的直径,每个气囊(41)相互平行设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博宇余其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山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