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食用的咀嚼勺
本专利技术属于餐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食用的咀嚼勺。
技术介绍
勺子的种类是很多的,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大小,针对不同的东西,他的用处也是不一样的,考古发现的远古中国人最早使用勺子进食的证据,属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代中国人采用勺子进食,与农耕文化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中国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品种主要是水稻和粟,分别适宜于湿润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种植,这两种谷物的烹饪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粒食,加上水煮成粥饭即可食用。热腾腾的粥饭,特别是半流质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中介器具,于是最简单的勺子便被专利技术出来了。因此勺子也是餐具中历史最悠久的餐具之一。勺子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对于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和幼儿来说,使用勺子吃饭时,由于牙口不好,不能够对食物进行充分的咀嚼,导致一些难以嚼碎的食物不能够进行食用,从而容易造成了营养的不均衡,影响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和幼儿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食用的咀嚼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食用的咀嚼勺,包括驱动底座(12)、便拆式驱动勺柄(1)、第一勺头(2)、第二勺头(3)和吸附于第二勺头(3)下方的一组辅食底杯(4);/n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座(12)和便拆式驱动勺柄(1)包括内置电机的主体结构,所述勺柄主体的外缘面包覆有一组橡胶层,且勺柄主体的端部设置有一组对接勺柄主体内部电机的齿轮轴(9),其中齿轮轴(9)配合有一组第一主动锥形齿轮;/n所述第一勺头(2)内开设有第一搅碎腔(201),且第一勺头(2)的一侧与一组勺柄对接,所述第一搅碎腔(201)的顶端由一组封盖(5)封闭,且第一勺头(2)的底端远离勺柄的一侧开设有供滤网(601)铰接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食用的咀嚼勺,包括驱动底座(12)、便拆式驱动勺柄(1)、第一勺头(2)、第二勺头(3)和吸附于第二勺头(3)下方的一组辅食底杯(4);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座(12)和便拆式驱动勺柄(1)包括内置电机的主体结构,所述勺柄主体的外缘面包覆有一组橡胶层,且勺柄主体的端部设置有一组对接勺柄主体内部电机的齿轮轴(9),其中齿轮轴(9)配合有一组第一主动锥形齿轮;
所述第一勺头(2)内开设有第一搅碎腔(201),且第一勺头(2)的一侧与一组勺柄对接,所述第一搅碎腔(201)的顶端由一组封盖(5)封闭,且第一勺头(2)的底端远离勺柄的一侧开设有供滤网(601)铰接的槽,所述滤网(601)的外部磁吸安装有一组磁吸密封板(6),所述第一搅碎腔(201)内安装有一组配合第一传动组件的搅碎机构;
所述第二勺头(3)内开设有第二搅碎腔(301)和驱动舱,且第二勺头(3)的一侧开设有对接驱动勺柄(1)的槽,所述第二搅碎腔(301)的底端滑动配合安装有一组封板(13),且第二搅碎腔(301)内安装有一组配合第二传动组件的碾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食用的咀嚼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碎腔(201)内安装的搅碎机构包括一组配合搅拌叶(701)的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设置为下宽上窄的锥形,所述搅拌轴(7)的底端与滚子轴承配合,且延伸出第一搅碎腔(201)外,所述搅拌叶(701)在搅拌轴(7)上方环绕设置有多组,且搅拌叶(701)的边缘构造呈折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食用的咀嚼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碎腔(301)内安装的碾碎机构包括一组主动破碎轴(10)和一组安装于主动破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栋,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栋堂工艺美术创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