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床,包括床体及床帘,所述床体包括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相互连接以形成以一开口状设置的盖体,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床帘安装在所述滑动槽上,所述床帘为可折叠的隔热保暖材料,所述床体内设有制冷装置。上述的一种空调床,具有单独的制冷功能以实现对床内空间的降温处理,节省了电能及提高了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全球的气候变暖,空调器已逐渐进入大部分家庭中。其中,卧室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场所,床是人们睡眠休息的主要设施,由于现有的床都是敞开式的,夏天或冬天时,人在床上休息或看书时,空调会对整个卧室进行制冷功能,很浪费电能,不能针对性的单独对床进行制冷,存在一定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空调器不能针对性的单独对床进行制冷处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床,具有单独的制冷功能以实现对床内空间的降温处理,节省了电能及提高了便利性。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床,包括床体及床帘,所述床体包括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相互连接以形成以一开口状设置的盖体,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床帘安装在所述滑动槽上,所述床帘为可折叠的隔热保暖材料,所述床体内设有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调床,具有单独的制冷功能以实现对床内空间的降温处理,节省了电能及提高了便利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毛细管及直冷蒸发器,所述直冷蒸发器贴靠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内侧面,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外侧,或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水泵、降温管道及出水管道,所述降温管道贴靠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内侧面,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外侧,或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之间通过铰接件及固定件以互相连接形成开口状设置的盖体,所述铰接件及所述固定件呈L状设置,所述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的两侧均设有铰接孔及固定卡接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冷端及热端,所述冷端安装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一侧面,所述热端安装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另一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内部安装有加湿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床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底板、顶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床中制冷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床中底板、顶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图4圈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一种空调床;10、床帘,20、底板,30、顶板,40、左侧板,50、右侧板,60、后侧板,70、制冷装置,71、压缩机,72、毛细管,73、直冷蒸发器;210、制冷装置,211、水泵,212、降温管道,213、出水管道;310、铰接件,320、固定件,330、制冷装置,331、冷端,332、热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床100,包括床体及床帘10,所述床体包括底板20、顶板30、左侧板40、右侧板50及后侧板60,底板20、顶板30、左侧板40、右侧板50及后侧板60相互连接以形成以一开口状设置的盖体,底板20及顶板30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滑动槽,床帘10安装在滑动槽上,床帘10为柔软或半柔软的可折叠的隔热保暖材料,床体内设有制冷装置70,通过可折叠的床帘以实现空调床的密闭处理,再经由制冷装置70的制冷作用以实现床体内部空间的降温效果,从而起到了制冷降温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床帘10设置为滚筒状的伸缩结构,通过左右拉取方式以实现闭合或者打开。在其它实施例中,床帘10可以是单门或双门的结构设置,一门或者双门的接口处可通过拉链或磁铁的方式以实现闭合处理;也可做成Z字形折叠状设置、也可以是滚筒型伸缩状设置,该滚筒型结构中的滚筒轴设置在床体的前面两侧;还可以手动直接扒着床帘边闭合或打开、也可以通过电机电控方式来实现床帘的闭合或打开。可以理解为,可根据实际的生产状况而对床帘10的安装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增加了多样性及使用场景。在本实施例中,制冷装置70安装在左侧板40、右侧板50、顶板30及后侧板60上,制冷装置70包括压缩机71、毛细管72及直冷蒸发器73,直冷蒸发器73贴靠于左侧板40、右侧板50、顶板30及后侧板60的内侧面;压缩机71安装在左侧板40、右侧板50、顶板30及后侧板60的外侧,或压缩机71安装在底板20的底部。其中,制冷装置70的降温原理为:压缩机71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毛细管72而流通至直冷蒸发器73,其后直冷蒸发器73中的制冷剂会蒸发产生吸热现象,进而将直冷蒸发器73周围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左侧板40、右侧板50、顶板30及后侧板60的周边温度降低,最终实现了床体内部空间的降温处理。请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床,制冷装置210包括水泵211、降温管道212及出水管道213,降温管道212贴靠于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内侧面,水泵211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外侧且连接降温管道212一端,或水泵211安装在底板20的底部。出水管道213连接于降温管道212的另一端,确保升温后的水源排出以实现循环处理;水泵211用以连通地下水或自来水等水源;降温管道212为铝管、铜管、铝合金都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材料,用以供外界水源的流通以实现散热功能。其中,制冷装置210的降温原理为:通过水泵211作用以抽取地下水到降温管道212,因为地下水的温度较低以使降温管道212贴靠的板材温度下降,促使左侧板40、右侧板50、顶板30及后侧板60的周边温度降低,最终实现了床体内部空间的降温处理。请参阅图4及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床,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之间通过铰接件310及固定件320以互相连接形成开口状设置的盖体,铰接件310及固定件320呈L状设置,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的两侧均设有铰接孔及固定卡接孔。进一步地,该铰接件310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板体,从而实现了连接板体的可翻转设置;例如,左侧板的底部连接铰接件310的一端,左侧板的顶部连接有铰接件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及床帘,所述床体包括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相互连接以形成以一开口状设置的盖体,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床帘安装在所述滑动槽上,所述床帘为可折叠的隔热保暖材料,所述床体内设有制冷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及床帘,所述床体包括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相互连接以形成以一开口状设置的盖体,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床帘安装在所述滑动槽上,所述床帘为可折叠的隔热保暖材料,所述床体内设有制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毛细管及直冷蒸发器,所述直冷蒸发器贴靠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内侧面,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及后侧板的外侧,或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水泵、降温管道及出水管道,所述降温管道贴靠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会斌,
申请(专利权)人:晋会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