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该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包括:上半椭球壳体、下半椭球壳体、隔板及线卡;其中,上半椭球壳体连接于下半椭球壳体,形成椭球形壳体;其中,隔板设置在椭球形壳体内,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隔板与上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天线容纳空间,隔板与下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电路板容纳空间;其中,线卡连接于隔板上,用于固定输电导线。该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形状上呈椭球形,可以有效降低对导线周围气动特性的影响。将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的天线设置在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内,避免了天线与导线发生剐蹭,确保了监测终端运行的平稳性,同时避免了极端工作环境对天线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
技术介绍
输电导线的舞动是在风激励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低频率(0.1~3Hz)、大振幅(约为导线直径的5~300倍)的自激振动。由于其形态上下翻飞,形如龙舞,故称之为舞动。舞动发生时全档内的高压输电导线做大幅度的波浪式振荡,间有摆动,导致线路螺栓松动、绝缘子破损、导线疲劳断股,甚至导线坠落、杆塔倒塌等事故,严重危害输电线路运行安全,而导线舞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周围气动特性发生了显著改变。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力系统导线舞动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应用自动化、信息化的在线监测系统对风季高压输电导线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大幅提高电力系统正常巡视和事故抢修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其智能化管理水平。输电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导线上布置适当数量的监测终端,利用无线网络实现监测命令的接收与监测数据的发送。舞动监测终端是由振动传感器及终端壳体组成,而监测终端外壳的形状不仅对导线周围气动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还对整个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中使用的监测终端壳体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原监测终端壳体为圆球状,通体采用金属材质,重量较大,在风激励作用下,严重影响导线周围的气动特性,容易加剧输电导线的舞动状态;(2)原监测终端天线位于壳体外侧,容易受到大风、覆冰、雨雪等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尤其遇大风天气时,监测终端壳体与导线之间出现扭转情况,天线将与导线剐蹭,致使监测数据失真或终端失灵;(3)原监测终端壳体未考虑输电导线的极端工作环境,未做完善的防水、防尘处理,导致壳体内部电路板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该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形状上呈椭球形,可以有效降低对导线周围气动特性的影响。将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的天线设置在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内,避免了天线与导线发生剐蹭,确保了监测终端运行的平稳性,同时避免了极端工作环境对天线造成损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所述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包括:上半椭球壳体、下半椭球壳体、隔板及线卡;其中,所述上半椭球壳体连接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形成椭球形壳体;其中,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椭球形壳体内,连接于下半椭球壳体,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隔板与所述上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天线容纳空间,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电路板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线卡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位于所述天线容纳空间,用于固定输电导线。优选地,所述上半椭球壳体由透明有机材料制成,所述下半椭球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还包括: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开设在所述椭球形壳体上,所述过线孔位于所述椭球形壳体的长轴上。优选地,还包括:橡胶圆环垫,所述橡胶圆环垫设置在所述过线孔内。优选地,还包括连接耳及连接孔,所述连接耳及所述连接孔中的一者设置在上半椭球壳体上,另外一者设置在下半椭球壳体上,螺栓穿过所述连接耳及所述连接孔,使得所述上半椭球壳体连接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优选地,还包括密封橡胶垫,所述密封橡胶垫设置在所述上半椭球壳体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的交界面及所述连接孔处。优选地,所述上半椭球壳体与下半椭球壳体形状和大小相同。有益效果:1)本申请提供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形状上呈椭球形,可以有效降低对导线周围气动特性的影响。2)本申请提供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在椭球形壳体内为天线提供了安装空间,可以将天线设置在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内,避免了天线与导线发生剐蹭,确保了监测终端运行的平稳性,同时避免了极端工作环境对天线造成损害。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的密封性良好,可保证无线监测终端在野外正常工作。3)下半椭球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实现电磁屏蔽,保障内部电路板的正常工作不受外界强电干扰。上半椭球壳体采用材质较轻,硬度良好的透明有机材料,既可以降低整个监测终端的重量,又可以在不拆卸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观测到壳体内部情况,便于运营维护。壳体内部使用线卡固定导线,防止导线大幅舞动时监测终端的位置移动。上半椭球壳体与下半椭球壳体的连接也可以防止线卡失效,避免监测终端从导线上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的上半椭球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及其外壳的下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的电路板及天线安装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的下半椭球壳体与输电导线连接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及其外壳与输电导线连接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半椭球壳体;2、隔板;3、线卡;4、橡胶圆环垫;5、下半椭球壳体;6、天线;7、电路板;8、输电导线;9、过线孔;10、连接耳;1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该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包括:上半椭球壳体、下半椭球壳体、隔板及线卡;其中,所述上半椭球壳体连接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形成椭球形壳体;其中,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椭球形壳体内,连接于下半椭球壳体,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隔板与所述上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天线容纳空间,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电路板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线卡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位于所述天线容纳空间,用于固定输电导线。本技术提供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在使用过程中,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设置在输电导线上,外形呈椭球状,椭球的长轴与导线走势重合,短轴垂直于导线,相比于同体积的圆球状外形,椭球状设计对于导线的气动特性影响相对较小。无线监测终端设置在椭球形壳体内,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容纳空间内,连接于电路板的天线穿过通孔设置在天线容纳空间内,避免了天线与导线发生剐蹭,又为天线提供了防水、防尘和免剐蹭的环境,改善使用传统终端壳体存在的不足,提高舞动监测信号的传输质量,并延长整个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具体地,通过线卡的设置,使得隔板连接于输电导线,限制监测终端外壳相对于导线的位移和扭转,使得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的固定更为稳固。具体地,所述线卡为两个,两个线卡与隔板焊接后与下半椭球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具体地,电路板容纳空间内可以设置三角支架用以支撑电路板。作为优选方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包括:上半椭球壳体、下半椭球壳体、隔板及线卡;/n其中,所述上半椭球壳体连接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形成椭球形壳体;/n其中,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椭球形壳体内,连接于下半椭球壳体,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隔板与所述上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天线容纳空间,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电路板容纳空间;/n其中,所述线卡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位于所述天线容纳空间,用于固定输电导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包括:上半椭球壳体、下半椭球壳体、隔板及线卡;
其中,所述上半椭球壳体连接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形成椭球形壳体;
其中,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椭球形壳体内,连接于下半椭球壳体,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隔板与所述上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天线容纳空间,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半椭球壳体之间形成电路板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线卡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位于所述天线容纳空间,用于固定输电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椭球壳体由透明有机材料制成,所述下半椭球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导线舞动无线监测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开设在所述椭球形壳体上,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珊鹏,赵少翔,张宸瑞,岳永文,何亚萍,王鹏,王文豪,葛威,张友鹏,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