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88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0
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包括三个水平并列的箱体,箱体之间固定连接,箱体前端面开口,三个箱体顶面靠近后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同一块第一竖板,箱体内部底面均放置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竖板,第一横板上方设置第二横板,两个第二竖板相对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长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动上方的滑块之后拉动第三竖板即可实现水平的有效面积扩大,能够方便用户躺下休息,同时还能够将第二横板收入箱体中,即可供多人就坐,同时推动下方的滑块时,此时第三竖板即相当于门一样打开,可以让人们在箱体内储存物品,每一个箱体之间独立工作,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选择扩展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
技术介绍
由于现在房价上涨,越来越多的人住在小户型房子里,如果想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对家具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很多家具功能单一,不具备转变功能,且对空间的利用率比较低,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提供一种可自由转变形态且具有储物功能的家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包括三个水平并列的箱体,箱体之间固定连接,箱体前端面开口,三个箱体顶面靠近后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同一块第一竖板,箱体内部底面均放置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竖板,第二竖板侧面与对应的箱体内壁接触配合,第二竖板顶面与对应的箱体内壁接触配合,第一横板上方设置第二横板,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通过竖直的弹性伸缩杆固定连接,弹性伸缩杆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二横板左右端面与对应的第二竖板侧面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水平并列的箱体(1),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箱体(1)前端面开口,三个箱体(1)顶面靠近后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同一块第一竖板(2),箱体(1)内部底面均放置第一横板(3),第一横板(3)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竖板(4),第二竖板(4)侧面与对应的箱体(1)内壁接触配合,第二竖板(4)顶面与对应的箱体(1)内壁接触配合,第一横板(3)上方设置第二横板(5),第一横板(3)与第二横板(5)通过竖直的弹性伸缩杆(6)固定连接,弹性伸缩杆(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二横板(5)左右端面与对应的第二竖板(4)侧面接触配合,两个第二竖板(4)相对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转换成不同形态的多用途智能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水平并列的箱体(1),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箱体(1)前端面开口,三个箱体(1)顶面靠近后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同一块第一竖板(2),箱体(1)内部底面均放置第一横板(3),第一横板(3)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竖板(4),第二竖板(4)侧面与对应的箱体(1)内壁接触配合,第二竖板(4)顶面与对应的箱体(1)内壁接触配合,第一横板(3)上方设置第二横板(5),第一横板(3)与第二横板(5)通过竖直的弹性伸缩杆(6)固定连接,弹性伸缩杆(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二横板(5)左右端面与对应的第二竖板(4)侧面接触配合,两个第二竖板(4)相对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长条块(7),长条块(7)底面为内凹的圆弧面,两个长条块(7)相对的侧面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限位条(8),第二横板(5)左右端面均开设前后方向的卡槽(49),卡槽(49)可与对应的限位条(8)卡接配合,第一横板(3)左右端面均开设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内均设置第三横板(10),第三横板(10)与对应的第二竖板(4)固定连接,第三横板(10)与第一凹槽(9)插接配合,第三横板(10)内端通过第一弹簧(11)与第一凹槽(9)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横板(3)底面设置支撑装置,且第二竖板(4)相对第一横板(3)移动时,支撑装置能够打开,第一横板(3)上方靠近前侧面的位置处设置第三竖板(12),第三竖板(12)左右端面与对应的第二竖板(4)侧面接触配合,第三竖板(12)通过连接装置与对应的第二竖板(4)连接,连接装置包括第三竖板(12),第三竖板(12)左右端面靠近边角的位置处均开设第二凹槽(13),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二凹槽(13)之间均通过竖直的第一通道(14)相通,第一通道(14)内部上方的位置处均设置第一竖杆(15),第一竖杆(15)侧面通过第二弹簧(16)与第一通道(14)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竖杆(15)下方均设置第二竖杆(17),第二竖杆(17)侧面通过第三弹簧(18)与第一通道(14)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凹槽(13)内均设置第一横杆(19),第一横杆(19)侧面通过第四弹簧(20)与第二凹槽(13)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15)和第二竖杆(17)两端面均为半球面,第一横杆(19)内端面为球面,且第一竖杆(15)顶端与对应的第一横杆(19)内端面接触配合,第二竖杆(17)底面与对应的第一横杆(19)内端面接触配合,第一竖杆(15)底面与对应的第二竖杆(17)顶面接触配合,两个第一通道(14)之间对应第一竖杆(15)与第二竖杆(17)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水平的第二通道(20),第二通道(20)内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横杆(21),第二横杆(21)侧面均通过第五弹簧(22)与第二通道(20)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通道(20)下方设置第三通道(23),第三通道(23)内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三横杆(24),第三横杆(24)侧面通过第六弹簧(25)与第三通道(13)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横杆(21)与第三横杆(24)两端面均为半球面,第三横板(12)前侧面位于第二通道(20)和第三通道(23)之间开设第三凹槽(26),第三凹槽(26)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钢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