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加工有接线插槽,所述竖杆的顶部与压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垫,所述竖筒的外侧设有卡位组件。该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通过电路板、竖筒、竖杆、压板、橡胶垫、接线插槽和卡位组件的配合,按动按板并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压板可自动弹起,进而便于对片状电子元件进行拆装,提高拆装效率,降低拆装难度,通过电路板、竖筒、竖杆、压板、橡胶垫、接线插槽和固定组件的配合,可通过第三弹簧给予横杆向内的力,可对柱状电子元件起到夹持作用,同时通过滚轮的单向转动,进而提升对柱状电子元件的摩擦,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子元件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见到和使用的PCB成品板,是将各种电子元件按照功能排列安装在PCB板上形成的,现有的电子元件安装在PCB板上的方式,主要是焊锡焊,或者通过螺孔螺母锁附的方式组装。现有技术中的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片状电子元件固定和拆装,进而降低拆装效率,提升拆装难度,不便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检修和清理,且不可对柱状电子元件起到夹持作用,进而无法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子元件进行固定,缩小适用范围,降低其实用性,为人们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片状电子元件固定和拆装,进而降低拆装效率,提升拆装难度,不便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检修和清理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加工有接线插槽,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与压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垫,所述竖筒的外侧设有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横筒、卡销、卡槽、卡块、按板、第一弹簧、工字型块、斜杆、圆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横筒的外壁呈贯穿式固接于竖筒的外侧上方,所述横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卡销,所述卡销的内端通过卡槽与竖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卡销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卡块,所述卡销的为外端固接有工字型块,所述工字型块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按板,所述按板的外壁与横筒的内壁外端间隙配合,所述工字型块的外壁预设凹槽卡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末端通过销轴与按板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斜杆的内壁预设滑槽间隙配合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与横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筒的下方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竖杆的底部与竖筒的内壁底部相抵紧。优选的,所述竖杆与竖筒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槽与卡销的形状相契合,且卡槽的内壁顶部呈斜面。优选的,所述斜杆与关于横筒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圆孔、横槽、横杆、第三弹簧、转杆、单向轴承和滚轮;所述圆孔加工于压板的顶部,所述圆孔的内壁通过横槽间隙配合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端通过第三弹簧与横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内端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横杆呈环形等距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电路板、竖筒、竖杆、压板、橡胶垫、接线插槽和卡位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卡槽与卡销的单向卡接,以及竖杆与竖筒的间隙配合,使得直接压紧压板即可对片状电子元件固定,且按动按板并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压板可自动弹起,进而便于对片状电子元件进行拆装,提高拆装效率,降低拆装难度,便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检修和清理。通过电路板、竖筒、竖杆、压板、橡胶垫、接线插槽和固定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第三弹簧给予横杆向内的力,以及横杆的环形分布,可对柱状电子元件起到夹持作用,同时通过滚轮的单向转动,进而提升对柱状电子元件的摩擦,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子元件进行固定,扩大适用范围,提升其实用性,为人们使用带来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横筒、第一弹簧和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工字型块、卡销和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圆孔、滚轮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路板,2、竖筒,3、竖杆,4、压板,5、橡胶垫,6、接线插槽,7、卡位组件,701、横筒,702、卡销,703、卡槽,704、卡块,705、按板,706、第一弹簧,707、工字型块,708、斜杆,709、圆杆,710、第二弹簧,8、固定组件,801、圆孔,802、横槽,803、横杆,804、第三弹簧,805、转杆,806、单向轴承,80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包括电路板1,电路板1的顶部加工有接线插槽6,接线插槽6便于电子元件插线,电路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筒2,竖筒2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竖杆3,竖杆3与竖筒2构成滑动结构,竖筒2对竖杆3起到导向作用,竖杆3的顶部与压板4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压板4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垫5,橡胶垫5用于降低电子元件的摩擦,竖筒2的外侧设有卡位组件7。卡位组件7包括横筒701、卡销702、卡槽703、卡块704、按板705、第一弹簧706、工字型块707、斜杆708、圆杆709和第二弹簧710,横筒701的外壁呈贯穿式固接于竖筒2的外侧上方,横筒701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卡销702,横筒701对卡销702起到导向作用,卡销702的内端通过卡槽703与竖杆3的外端固定连接,卡槽703与卡销702的形状相契合,且卡槽703的内壁顶部呈斜面,这样设计便于竖杆3直接插入竖筒2,且不受卡销702影响,卡销702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卡块704,卡块704对卡销702起到限位作用,卡销702的为外端固接有工字型块707,工字型块707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706固定连接有按板705,第一弹簧706给予按板705和工字型块707相离的力,按板705的外壁与横筒701的内壁外端间隙配合,工字型块707的外壁预设凹槽卡接有斜杆708,斜杆708与关于横筒701轴对称分布,斜杆708的末端通过销轴与按板705的内端转动连接,斜杆708的内壁预设滑槽间隙配合有圆杆709,圆杆709对斜杆708起到限位作用,圆杆709的外壁与横筒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横筒701的下方设有第二弹簧710,第二弹簧710给予竖杆3向上的力,第二弹簧7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竖杆3的底部与竖筒2的内壁底部相抵紧。压板4的顶部设有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包括圆孔801、横槽802、横杆803、第三弹簧804、转杆805、单向轴承806和滚轮807,圆孔801加工于压板4的顶部,圆孔801位于压板4的顶部中心,圆孔801的内壁通过横槽802间隙配合有横杆803,横杆803呈环形等距分布,这样设计使得滚轮807可对柱状电子元件起到限位作用,横杆803的外端通过第三弹簧804与横槽80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弹簧804给予横杆803向内的力,横杆803的内端固接有转杆805,转杆805的外壁通过单向轴承806转动连接有滚轮807,单向轴承806使得滚轮8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加工有接线插槽(6),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筒(2),所述竖筒(2)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竖杆(3),所述竖杆(3)的顶部与压板(4)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4)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垫(5),所述竖筒(2)的外侧设有卡位组件(7);/n所述卡位组件(7)包括横筒(701)、卡销(702)、卡槽(703)、卡块(704)、按板(705)、第一弹簧(706)、工字型块(707)、斜杆(708)、圆杆(709)和第二弹簧(710);/n所述横筒(701)的外壁呈贯穿式固接于竖筒(2)的外侧上方,所述横筒(701)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卡销(702),所述卡销(702)的内端通过卡槽(703)与竖杆(3)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卡销(702)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卡块(704),所述卡销(702)的为外端固接有工字型块(707),所述工字型块(707)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706)固定连接有按板(705),所述按板(705)的外壁与横筒(701)的内壁外端间隙配合,所述工字型块(707)的外壁预设凹槽卡接有斜杆(708),所述斜杆(708)的末端通过销轴与按板(705)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斜杆(708)的内壁预设滑槽间隙配合有圆杆(709),所述圆杆(709)的外壁与横筒(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筒(701)的下方设有第二弹簧(710),所述第二弹簧(7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竖杆(3)的底部与竖筒(2)的内壁底部相抵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固定装置,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加工有接线插槽(6),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筒(2),所述竖筒(2)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竖杆(3),所述竖杆(3)的顶部与压板(4)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4)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垫(5),所述竖筒(2)的外侧设有卡位组件(7);
所述卡位组件(7)包括横筒(701)、卡销(702)、卡槽(703)、卡块(704)、按板(705)、第一弹簧(706)、工字型块(707)、斜杆(708)、圆杆(709)和第二弹簧(710);
所述横筒(701)的外壁呈贯穿式固接于竖筒(2)的外侧上方,所述横筒(701)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卡销(702),所述卡销(702)的内端通过卡槽(703)与竖杆(3)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卡销(702)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卡块(704),所述卡销(702)的为外端固接有工字型块(707),所述工字型块(707)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706)固定连接有按板(705),所述按板(705)的外壁与横筒(701)的内壁外端间隙配合,所述工字型块(707)的外壁预设凹槽卡接有斜杆(708),所述斜杆(708)的末端通过销轴与按板(705)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斜杆(708)的内壁预设滑槽间隙配合有圆杆(709),所述圆杆(709)的外壁与横筒(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筒(701)的下方设有第二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文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