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486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0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步骤:由天然纤维、天丝纤维与人造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由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经织造或非织造而得到面料,再将经糖醇类处理剂处理的凉感面料作为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内层,将经抗菌类处理剂处理的抗菌抗病毒面料作为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外层;将得到的内层与外层彼此叠合且在四周边缘部位或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相互缝合及在两端各穿设耳挂带,得到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优异的抗菌抑菌及防病毒效果,有益于佩戴者自身的健康,阻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获得理想的凉感;降低并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生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并且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如人们所知,小小一方口罩承载了人类呼吸防护和技术文明的进化史,并且不论其款式、结构、材料、功能等等发生如何变化,其宗旨始终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由于使口罩的宏观结构发生颠覆式变化的几率相对较低,因而口罩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外形、材料、功能等方面,例如前述的抗菌抗病毒凉感便属材料及功能因素。所谓的抗菌抗病毒主要取决于但并非绝对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择用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能的材料即口罩面料;二是在对口罩面料或口罩成品进行后整理或称后处理过程中以附加方式赋予。前述的凉感同样主要但并不绝对取决于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合理选择具有良好的凉感型的口罩材料;二是在后处理过程中以助剂方式赋予并且能使佩戴者与口罩接触部位如脸部、口鼻部位降温3-5℃左右。此外,随着近几年来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如何避免口罩在废弃后损及环境即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也日益重视。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口罩的技术信息,略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内层(1)和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外层(2),该内层(1)与外层(2)彼此叠合并且在四周边缘部位或者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相互缝合以及在两端各穿设有耳挂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和外层(2)由天然纤维、天丝纤维与人造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由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经织造或非织造得到的面料制成,并且所述内层(1)的面料为经糖醇类处理剂处理的凉感面料,而所述外层(2)的面料为经抗菌类处理剂处理的抗菌抗病毒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内层(1)和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外层(2),该内层(1)与外层(2)彼此叠合并且在四周边缘部位或者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相互缝合以及在两端各穿设有耳挂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和外层(2)由天然纤维、天丝纤维与人造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由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经织造或非织造得到的面料制成,并且所述内层(1)的面料为经糖醇类处理剂处理的凉感面料,而所述外层(2)的面料为经抗菌类处理剂处理的抗菌抗病毒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层(1)与外层(2)的长度方向并且在使用状态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的隔层内缝入有一鼻梁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层(1)与所述外层(2)之间还增设有一中间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5)为克重为15-300g/㎡的熔喷无纺布或者为石墨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的涤纶纤维布;所述内层(1)以及外层(2)的克重均为20-500g/㎡;当所述内层(1)以及外层(2)为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时,天然纤维在混合纤维中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30%,而人造纤维在混合纤维中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95%;当内层(1)以及外层(2)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时,天然纤维在混合纤维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40%,而化学纤维在混合纤维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类处理剂为液态银离子抗菌剂;所述的糖醇类处理剂为液态木糖醇凉感整理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造包括机织或梭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抗菌抗病毒凉感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纤维为黄麻、亚麻、大麻、罗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震蒋建新彭胜魁刘国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筑麻一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