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81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其包括吲哚‑3‑乙酸1‑3份、萘乙酸0.1‑1份、6‑苄氨基嘌呤1‑2份、赤霉素‑4,71‑2份所述吲哚‑3‑乙酸的含量范围为50‑150mg/L,所述萘乙酸的的含量范围为5‑50mg/L,所述6‑苄氨基嘌呤的含量范围为50‑100mg/L,所述赤霉素‑4,7的含量范围为50‑100mg/L,所述吲哚‑3‑乙酸、所述萘乙酸、所述6‑苄氨基嘌呤、所述赤霉素‑4,7的最佳配比为3:1:2:2,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针对红松促进红松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
技术介绍
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目前现有技术中都是针对植物的,没有单独针对红松木的植物激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包括以下原料组成:吲哚-3-乙酸1-3份、萘乙酸0.1-1份、6-苄氨基嘌呤1-2份、赤霉素-4,71-2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吲哚-3-乙酸的含量范围为50-150mg/L,所述吲哚-3-乙酸通过在1L压热釜中加入90g(1.37mol)85%氢氧化钾和117g(1mol)吲哚,加入120g(1.1mol)70%羟基乙酸水溶液,密闭压热釜,用氮气置换空气,在250℃下反应22h,然后降温至50℃,打开釜盖,加入333mL水后加热到100℃保持30min以溶解粗吲哚乙酸钾盐,之后冷却至室温,把反应液倒出,用水洗涤高压釜,并加水调至体积为1000mL,然后用200mL乙醚萃取吲哚,回收待用,水相钾盐用浓盐酸酸化,蒸发部分水,冷却至10℃结晶,过滤,收集得到的晶体,冷水洗涤,干燥,得到浅黄色吲哚乙酸粗品,熔点约163~165℃。用热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后,进行重结晶操作,得到几乎无色的针状物的所述吲哚-3-乙酸,所述吲哚-3-乙酸影响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分化,影响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伸长、成熟和衰老,用于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和根的形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萘乙酸的含量范围为5-50mg/L,所述萘乙酸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萘与氯乙酸反应,生成萘乙酸,所述萘乙酸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6-苄氨基嘌呤的含量范围为50-100mg/L,所述6-苄氨基嘌呤通过将一定比例的腺嘌呤、碱和苯甲醇加人三口瓶中,搅拌加热不断蒸出水醇共沸物,直到反应液呈均相透明状态,蒸出过量的苯甲醇,待残留物冷却后,加人大量的水使其溶解,过滤,滤液用盐酸调节pH为6,析出的沉淀抽滤,滤饼先用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所述6-苄氨基嘌呤,所述6-苄氨基嘌呤促进细胞分裂、诱导植物组织分化,常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生产上用于提高结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和蔬菜保鲜;作用与激动素相似,但活性高于激动素。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赤霉素-4,7的含量范围为50-100mg/L,所述赤霉素-4,7通过利用赤霉菌在麸皮、蔗糖和无机盐等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赤霉菌代谢产生赤霉素,发酵液经溶媒提取、浓缩得到所述赤霉素-4,7,所述赤霉素-4,7促进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叶片扩大,促进茎延长和侧枝生长,促进抽薹,促进雄花形成,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促进单性结实、果实生长,提高植物结实率,赤霉素亦可抑制果实成熟和侧芽休眠,抑制衰老,抑制植物块整形成,抑制生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吲哚-3-乙酸、所述萘乙酸、所述6-苄氨基嘌呤、所述赤霉素-4,7的最佳配比为3:1: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中,可以针对红松添加混合激素,促进红松生长发育,对红松幼龄林高生长具有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红松的快速生长,便于后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植物激素处理后红松幼龄林树高生长情况柱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包括以下原料组成:吲哚-3-乙酸1-3份、萘乙酸0.1-1份、6-苄氨基嘌呤1-2份、赤霉素-4,71-2份。进一步的,所述吲哚-3-乙酸的含量范围为50-150mg/L,所述吲哚-3-乙酸通过在1L压热釜中加入90g(1.37mol)85%氢氧化钾和117g(1mol)吲哚,加入120g(1.1mol)70%羟基乙酸水溶液,密闭压热釜,用氮气置换空气,在250℃下反应22h,然后降温至50℃,打开釜盖,加入333mL水后加热到100℃保持30min以溶解粗吲哚乙酸钾盐,之后冷却至室温,把反应液倒出,用水洗涤高压釜,并加水调至体积为1000mL,然后用200mL乙醚萃取吲哚,回收待用,水相钾盐用浓盐酸酸化,蒸发部分水,冷却至10℃结晶,过滤,收集得到的晶体,冷水洗涤,干燥,得到浅黄色吲哚乙酸粗品,熔点约163~165℃。用热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后,进行重结晶操作,得到几乎无色的针状物的所述吲哚-3-乙酸,所述吲哚-3-乙酸影响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分化,影响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伸长、成熟和衰老,用于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和根的形成。具体的,所述萘乙酸的的含量范围为5-50mg/L,所述萘乙酸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萘与氯乙酸反应,生成萘乙酸,所述萘乙酸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更进一步的,所述6-苄氨基嘌呤的含量范围为50-100mg/L,所述6-苄氨基嘌呤通过将一定比例的腺嘌呤、碱和苯甲醇加人三口瓶中,搅拌加热不断蒸出水醇共沸物,直到反应液呈均相透明状态,蒸出过量的苯甲醇,待残留物冷却后,加人大量的水使其溶解,过滤,滤液用盐酸调节pH为6,析出的沉淀抽滤,滤饼先用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所述6-苄氨基嘌呤,所述6-苄氨基嘌呤促进细胞分裂、诱导植物组织分化,常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生产上用于提高结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和蔬菜保鲜;作用与激动素相似,但活性高于激动素。此外,所述赤霉素-4,7的含量范围为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包括以下原料组成:吲哚-3-乙酸1-3份、萘乙酸0.1-1份、6-苄氨基嘌呤1-2份、赤霉素- 4,7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包括以下原料组成:吲哚-3-乙酸1-3份、萘乙酸0.1-1份、6-苄氨基嘌呤1-2份、赤霉素-4,7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吲哚-3-乙酸的含量范围为50-150mg/L,所述吲哚-3-乙酸通过在1L压热釜中加入90g(1.37mol)85%氢氧化钾和117g(1mol)吲哚,加入120g(1.1mol)70%羟基乙酸水溶液,密闭压热釜,用氮气置换空气,在250℃下反应22h,然后降温至50℃,打开釜盖,加入333mL水后加热到100℃保持30min以溶解粗吲哚乙酸钾盐,之后冷却至室温,把反应液倒出,用水洗涤高压釜,并加水调至体积为1000mL,然后用200mL乙醚萃取吲哚,回收待用,水相钾盐用浓盐酸酸化,蒸发部分水,冷却至10℃结晶,过滤,收集得到的晶体,冷水洗涤,干燥,得到浅黄色吲哚乙酸粗品,熔点约163~165℃,用热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后,进行重结晶操作,得到几乎无色的针状物的所述吲哚-3-乙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红松生长的混合激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庆彬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