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收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收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收割设备。
技术介绍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目前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处理成为稻谷,而现有收割机收割后留下的水稻茬较高,不利于进行下一次耕种,同时还会继续生长消耗土地肥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收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收割机收割后留下的水稻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稻收割设备,包括机体和割禾框,所述割禾框与所述机体铰接,所述割禾框包括扶禾星轮、拨禾轮、第一割禾框、第二割禾框、连接部件、切割器和粉碎部件,所述扶禾星轮设置在所述拨禾轮的背离地面一侧,所述拨禾轮设置在第一割禾框的背离得面地一侧,所述第二割禾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割禾框的朝向地面的一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收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割禾框,所述割禾框与所述机体铰接,所述割禾框包括扶禾星轮、拨禾轮、第一割禾框、第二割禾框、连接部件、切割器和粉碎部件,所述扶禾星轮设置在所述拨禾轮的背离地面一侧,所述拨禾轮设置在第一割禾框的背离得面地一侧,所述第二割禾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割禾框的朝向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割禾框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割禾框连接,所述粉碎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割禾框与第一割禾框之间,所述第一割禾框和所述第二割禾框的背离机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切割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收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割禾框,所述割禾框与所述机体铰接,所述割禾框包括扶禾星轮、拨禾轮、第一割禾框、第二割禾框、连接部件、切割器和粉碎部件,所述扶禾星轮设置在所述拨禾轮的背离地面一侧,所述拨禾轮设置在第一割禾框的背离得面地一侧,所述第二割禾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割禾框的朝向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割禾框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割禾框连接,所述粉碎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割禾框与第一割禾框之间,所述第一割禾框和所述第二割禾框的背离机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切割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收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杆和控制液压缸,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割禾框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割禾框铰接,所述控制液压缸一端与所述第一割禾框连接,所述控制液压缸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割禾框和所述第二割禾框通过至少四个所述连接部件连接,至少四个的所述连接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割禾框与所述拨禾轮垂直的两个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收割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割禾框的同一侧面的所述连接部件的控制液压缸受到的液压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收割设备,其特征在于,粉碎部件包括平行第二割禾框且依次设置的控制辊、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所述控制辊设置在所述第一粉碎辊的朝向所述切割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粉碎辊设置在所述第一粉碎辊的背离所述切割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收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割禾框上开设有出料槽孔,所述出料槽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割禾框的靠近所述第一粉碎辊和所述第二粉碎辊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晶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