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74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涉及配电柜安装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移动架、多个滚轮、移动机构以及吊装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活动板以及两组第一驱动组件;活动板顶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机构,每组固定机构包括驱动块、竖板、插孔、插接于插孔的插块、安装于活动板的顶部用于驱动插块复位的复位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驱动块和插块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两个竖板围成放柜区;插块远离驱动块的一端抵接于配电柜的外侧壁;两个斜面相匹配;活动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驱动块移动的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通过设置安装装置,便于对配电柜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安装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变电站所使用的配电柜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过程中的执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配电柜是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一般而言,变电站所使用的配电柜具备体积相对较大,难以人工搬运的特点。现有技术在安装配电柜时,一般需要使用吊车将配电柜吊送至配电室入口,然后在将配电柜送入配电室,这时一般要将配电柜放到一个由枕木构成简易的支架上,然后使用人力将配电柜推入变配电室。但是,当配电柜移动到安装位时,此时需要将配电柜放到地面上,因为配电柜较重且离地面有一点距离,所以会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通过设置安装装置,便于对配电柜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移动架、安装于移动架底部的多个不共线的滚轮、安装于移动架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装置(2),所述安装装置(2)包括移动架(21)、安装于移动架(21)底部的多个不共线的滚轮(22)、安装于移动架(21)顶部的移动机构(4)以及安装于移动架(21)上的吊装机构(5);/n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沿移动架(2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移动架(21)顶部的活动板(41)以及分别安装于移动架(21)的两端用于驱动活动板(41)移动的两组第一驱动组件(42);/n所述活动板(41)顶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对配电柜(1)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3),每组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沿活动板(4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活动板(41)顶部的驱动块(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装置(2),所述安装装置(2)包括移动架(21)、安装于移动架(21)底部的多个不共线的滚轮(22)、安装于移动架(21)顶部的移动机构(4)以及安装于移动架(21)上的吊装机构(5);
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沿移动架(2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移动架(21)顶部的活动板(41)以及分别安装于移动架(21)的两端用于驱动活动板(41)移动的两组第一驱动组件(42);
所述活动板(41)顶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对配电柜(1)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3),每组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沿活动板(4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活动板(41)顶部的驱动块(31)、垂直固接于活动板(41)顶部的竖板(32)、开设于竖板(32)的插孔(33)、插接于插孔(33)的插块(34)、安装于活动板(41)的顶部用于驱动插块(34)复位的复位组件(37)以及分别设置于驱动块(31)和插块(34)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35);两个所述竖板(32)围成放柜区;所述插块(34)远离驱动块(31)的一端抵接于配电柜(1)的外侧壁;两个所述斜面(35)相匹配;所述活动板(4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驱动块(31)移动的传动组件(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6)包括转动连接于活动板(41)顶部且水平设置的第一丝杠(361)、固接于第一丝杠(361)一端的手轮(362)、螺纹连接于第一丝杠(361)的螺纹块(363)以及分别固接于螺纹块(363)两端的两个推杆(364);两个所述推杆(364)远离螺纹块(36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块(31)远离插块(34)的一端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块(31)的底部固接有第一滑块(311),所述活动板(4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滑块(311)沿活动板(41)的宽度方向滑移的第一滑槽(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37)包括开设于活动板(41)的顶部且沿活动板(4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371)、沿活动板(4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371)的滑套(372)、固接于第二滑槽(371)内用于供滑套(372)滑移的导杆(373)以及固接于滑套(372)靠近竖板(32)一侧的复位弹簧(374);所述滑套(372)的顶部固接于插块(34)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374)远离滑套(372)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滑槽(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苏宏梅温祖丰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远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