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7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芯包,芯包通过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分别与相应地下端端子相通,两个下端端子均固定在设置在壳体上的盖板上,下端端子上设有呈对称结构设置的上端端子,上端端子和下端端子配置界定有用以限制上端端子轴向移动的轴向限位组件和限制上端端子周向转动的周向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安装电解电容器时将上端端子插接至下端端子上,再将插销插接至两者形成的菱形槽内,即可实现快速安装,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电解电容器的特殊安装需求,同时,上端端子可根据实际需求折弯成相应地角度而不会损坏电解电容器,操作简单便捷,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解电容器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解电容器是各种电子产品中不可替代的基础元件,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工业节能产品、光伏逆变器等领域。今年来电子元器件集成化与高速处理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市场对电容产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长寿命、耐高温、耐高频纹波电流是电解电容器的发展趋势。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壳、素子和引脚,素子封装在铝壳的容腔内,引脚与素子连接,引至外部。素子包括正极铝箔、负极铝箔,以及位于正负极铝箔之间的电解纸,正极铝箔和负极铝箔分别与相应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连接,再将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与电气元件连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安装电解电容器时需要将端子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折,现有的端子在弯折角度难以控制并且容易发生损坏,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快接式电解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芯包(2),所述芯包(2)通过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分别与相应地下端端子(21)相通,两个所述下端端子(21)均固定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盖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端子(21)上设有呈对称结构设置的上端端子(4),所述上端端子(4)和下端端子(21)配置界定有用以限制所述上端端子(4)轴向移动的轴向限位组件(5)和限制所述上端端子(4)周向转动的周向限位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芯包(2),所述芯包(2)通过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分别与相应地下端端子(21)相通,两个所述下端端子(21)均固定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盖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端子(21)上设有呈对称结构设置的上端端子(4),所述上端端子(4)和下端端子(21)配置界定有用以限制所述上端端子(4)轴向移动的轴向限位组件(5)和限制所述上端端子(4)周向转动的周向限位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组件(6)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端端子(21)上与其一体成型的半圆柱块(61),所述半圆柱块(6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呈半圆环状的凹槽(62);所述下端端子(21)上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且呈半圆柱状的限位块(63),所述限位块(63)与所述凹槽(62)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限位块(63)与所述半圆柱块(61)之间还设有卡槽(64),所述卡槽(64)的外轮廓与所述半圆柱块(61)的插接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