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7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盖板,壳体内设有一芯包,芯包通过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分别与设置在盖板上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相通;壳体内还设有一呈山字状的绝缘件,绝缘件的中间端位于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之间,并与之紧贴;绝缘件的侧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减震层,相邻减震层之间的距离等于芯包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利用绝缘件的中间端将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之间的热量快速扩散,降低由该处发热引发的不良影响,提高电容器的稳定性。同时,减震层将芯包从径向固定住,即使电容器受到了剧烈震动也不会移位和晃动,提高了电容器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解电容器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根据使用阀金属的不同,电解电容器可分为:钽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铌电解电容器、和钛电解电容器四种类型的电解电容器。其中,电解电容器是由铝圆筒做负极,里面装有液体电解质,插入铝带做正极而制成的电容器。由于具有容量大的优点,电解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例如近年来,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电力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在风力发电系统的变频器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均需要使用电解电容器。但是电容器的内部容易积聚热量,如果热量不能有效散逸出去,会影响产品性能。由于电容器本身的结构特点,圆柱型电容器的径向热阻大,散热速率较慢,使用寿命低;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电解液的损耗和电容器燃起和爆炸的发生。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时候会对芯包进行改进,通过在芯包内部设置多层结构,延长芯包的长度,将芯包内部做成中空增加散热面积,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在接收到剧烈震动时,芯包会有更加剧烈的移位和晃动,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会晃动并且有可能导致短接,损坏电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盖板(2),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芯包(3),所述芯包(3)通过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盖板(2)上的正极接线端子(21)和负极接线端子(2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一呈山字状的绝缘件(4),所述绝缘件(4)的中间端(41)位于所述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之间,并与之紧贴;所述绝缘件(4)的侧端(42)的内侧面上设有减震层(43),相邻所述减震层(43)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芯包(3)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盖板(2),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芯包(3),所述芯包(3)通过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盖板(2)上的正极接线端子(21)和负极接线端子(2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一呈山字状的绝缘件(4),所述绝缘件(4)的中间端(41)位于所述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之间,并与之紧贴;所述绝缘件(4)的侧端(42)的内侧面上设有减震层(43),相邻所述减震层(43)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芯包(3)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端(42)的外侧面上设有散热层(44),相邻所述散热层(44)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壳体(1)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端(4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均设有粘接层(45),一所述粘接层(45)与所述减震层(43)固接,另一所述粘接层(45)与所述散热层(44)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减震集成式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45)为厚度在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