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57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纤总配线架在传统光纤总配线架基础上,配置有智能型适配器条、智能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设置有智能ODF控制单元,通过电子标签载体及ODN网管配合使用,实现iODN的智能光纤管理和智能施工指导。同时,架体线路侧采用19英寸安装结构,设备侧采用多孔组、长腰孔安装结构,可以实现模块自由组合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
技术介绍
作为通信网络运营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产品的使用逐渐被国内外的运营商接受。对光纤连接器e-ID的使用,就需要一款能够支撑这一智能设备的载体。2017年中国移动也在其光纤配线架的技术规范中、以及2019年光纤总配线架技术规范中提出其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总配线架需具有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功能。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也有多处试点,推行智能ODN的运用。在如此情景之下,智能化光配线产品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ODN产品箱体的内部结构及布局需保证不断网的智能化升级要求。智能化光纤总配线架兼顾传统和智能化扩展,适用于传统产品和智能化产品,并支持平滑扩展。推行兼容型智能化光纤总配线架将有利于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后期的运维改造。在现有FTTH入户端网络中,应用的光纤总配线架不适合智能化改造,无法提供电路板安装空间和以及智能ODF控制单元的固定空间。如对传统型光纤总配线架进行后期智能化改造,需要更换熔配一体化托盘、适配器卡条,同时控制单元的位置只能见缝插针放置,操作不便,更换成本高,同时也面临断网风险。同时早期供应的光纤总配线架,由于结构样式不一,造成现场安装时线路侧72芯单元位置高度不一,设备侧96芯配线单元、水平走线槽位置高度不一,对并架影响很大,会造成走线槽不能保持平整,严重影响并架跳纤操作和整体外观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既适用于传统光纤通信载体光纤总配线架,又可平滑地向智能光纤通信扩展的载体光纤总配线架,能满足线路侧72芯ODF子框、设备侧96芯配线单元、水平走线槽高度调整,同时具有分纤、分配调度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包括架体(2)、光缆开剥单元(3)、ODF子框(5)、配线单元(10)、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线槽安装板(16)、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9)、适配器条(11)、设备侧走线槽(12)、线路侧走线槽(7)、金属过线环(6)、双层过线环(8)、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包括架体线路侧以及架体设备侧,所述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通过与架体(2)共用的顶底框集成为一体;所述光缆开剥单元(3)、ODF子框(5)、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9)、线路侧走线槽(7)、金属过线环(6)、双层过线环(8)、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集中于所述架体线路侧;所述配线单元(10)、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线槽安装板(16)、适配器条(11)、设备侧走线槽(12)集中于所述架体设备侧。进一步地,所述总配线架还包括中间盘存单元(14)、右侧盘存单元(18)、左侧盘存单元(13),所述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通过右侧盘存单元(18)、左侧盘存单元(13)连接加强,所述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中间部位安装有中间盘存单元(14)。进一步地,所述光缆开剥单元(3)下方预留有智能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进一步地,所述ODF子框(5)内配置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9)。进一步地,所述配线单元(10)上安装适配器条(11)。进一步地,所述配线单元(10)底部配置有4个对称设置的下部线环(1003)、背部配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背部线环(1006)、前后配置有对称的过纤环(1002)。进一步地,设备侧走线槽(12)上两端左侧和右侧各配置有1个过线环。进一步地,所述总配线架还包括门楣(1),所述门楣(1)安装在所述架体(2)的顶底框上,所述门楣(1)上设置有指示灯安装孔。进一步地,架体设备侧的立柱正面和侧面采用连续安装圆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线槽安装板(16)采用长腰孔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传统光纤总配线架基础上,配置有智能型适配器条、智能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设置有智能ODF控制单元,通过电子标签载体及ODN网管配合使用,实现iODN的智能光纤管理和智能施工指导。同时,架体线路侧采用19英寸安装结构,设备侧采用多孔组、长腰孔安装结构,可以实现模块自由组合和调节。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可调节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正视图(线路侧)。图2是本技术所述可调节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背视图(设备侧)。图3是本技术所述可调节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可调节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72芯ODF子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智能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正视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智能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96芯配线单元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6芯智能适配器条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门楣;2、架体;3、光缆开剥单元;4、智能ODF主控单元安装位;5、72芯ODF子框;6、金属过线环;7、线路侧走线槽;8、双层过线环;9、智能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10、96芯配线单元;11、6芯智能适配器条;12、设备侧走线槽;13、左侧盘存单元;14、中间盘存单元;15、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6、线槽安装板;17、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8、右侧盘存单元;501、子框面板;502、透明有机玻璃板;503、铆钉;901、前盖板;902、过纤耳;903、后盖板;904、终端盘;905、熔接卡槽;906、熔接盘;907、记录纸;908、RJ45接口;1001、配线单元框体;1002、过纤环;1003、下部线环;1004、松不脱螺钉;1005、旋转器;1006、背部线环;1101、6芯智能适配器条上盖板;1102、6芯智能适配器条底座;1103、RJ45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架体2由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集成为一体组合而成,所述光纤总配线架以焊接架体2为骨架,架体线路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19英寸光缆开剥单元3、1U智能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72芯ODF子框5、线路侧走线槽7;架体线路侧左侧设置有双层线环8、右侧设置有金属线环6。架体设备侧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96芯配线单元10、线槽安装板16、设备侧走线槽12。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顶底框安装有门楣1,架体左侧安装有左侧盘存单元13,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中间部位安装有中间盘存单元14、架体右侧安装有右侧盘存单元18和金属过线环6,三组单元13、14、18将架体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包括架体(2)、光缆开剥单元(3)、ODF子框(5)、配线单元(10)、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线槽安装板(16)、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9)、适配器条(11)、设备侧走线槽(12)、线路侧走线槽(7)、金属过线环(6)、双层过线环(8)、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其特征在于:/n所述架体(2)包括架体线路侧以及架体设备侧,所述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通过与架体(2)共用的顶底框集成为一体;/n所述光缆开剥单元(3)、ODF子框(5)、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9)、线路侧走线槽(7)、金属过线环(6)、双层过线环(8)、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集中于所述架体线路侧;/n所述配线单元(10)、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线槽安装板(16)、适配器条(11)、设备侧走线槽(12)集中于所述架体设备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包括架体(2)、光缆开剥单元(3)、ODF子框(5)、配线单元(10)、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线槽安装板(16)、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9)、适配器条(11)、设备侧走线槽(12)、线路侧走线槽(7)、金属过线环(6)、双层过线环(8)、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2)包括架体线路侧以及架体设备侧,所述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通过与架体(2)共用的顶底框集成为一体;
所述光缆开剥单元(3)、ODF子框(5)、熔配一体化托盘模块(9)、线路侧走线槽(7)、金属过线环(6)、双层过线环(8)、ODF控制单元安装位(4)集中于所述架体线路侧;
所述配线单元(10)、配线单元左安装板(15)、配线单元右安装板(17)、线槽安装板(16)、适配器条(11)、设备侧走线槽(12)集中于所述架体设备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配线架还包括中间盘存单元(14)、右侧盘存单元(18)、左侧盘存单元(13),所述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通过右侧盘存单元(18)、左侧盘存单元(13)连接加强,所述架体线路侧和架体设备侧中间部位安装有中间盘存单元(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开剥单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