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具有用于与接地网的负载连接端连接的电流输出端以及用于与接地网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流检测端和电压检测端;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包括电流发生器、中央控制器、分压器、罗氏线圈及采集卡;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流输出端连接,电流发生器的控制端与中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分压器的输入端与电压检测端连接,分压器的输出端与采集卡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罗氏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端连接,罗氏线圈的输出端与采集卡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采集卡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采集卡的控制端连接,为测量冲击接地阻抗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接地装置性能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
技术介绍
在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中,由于接地电极与电流极之间相距较远(几十米到几百米),回路连线较长,而且冲击接地电阻的数值一般都在数欧姆到数百欧姆,这样整个回路中的电感和电阻都很大,要产生波头很陡、幅值很大的雷电流波形就需要极高的电压。但要产生这种雷电流波形的冲击电流发生器无论在体积上还是重量上都是巨大的,用于现场测量完全不现实。且目前市场上并无相应的产品,所以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直接测量冲击电阻的新式测量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为测量冲击接地阻抗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具有用于与接地网的负载连接端连接的电流输出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接地网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流检测端和电压检测端;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包括电流发生器、中央控制器、分压器、罗氏线圈及采集卡;所述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发生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卡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采集卡的控制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流发生器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流发生器的控制端连接的第一信号控制端、第二信号控制端和第三信号控制端,以及与所述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流输出端、第二电流输出端、电流信号输出端、电压信号输出端和测量输出端;所述电流发生器包括开关电源芯片、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电容器、调波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触点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触点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触点连接,第三触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调波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触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三信号控制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调波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量输出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电流发生器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采集卡控制模块;所述电流发生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采集卡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还包括系统电源;所述系统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流发生器、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分压器、所述采集卡的电源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电流发生器的电源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关电源芯片为DC-DC-DWP60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采集卡为ΜSB2800并行高速数据采集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通过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具有用于与接地网的负载连接端连接的电流输出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接地网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流检测端和电压检测端;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包括电流发生器、中央控制器、分压器、罗氏线圈及采集卡;所述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发生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卡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采集卡的控制端连接。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中央控制器设定电流发生器的充电时间和采集卡的量程,进而通过接入电流发生器,将电流发生器生成的冲击电流信号注入到接地网的接地体,进而利用分压器测量接地体的电压情况,并利用罗氏线圈测量接地体的电流情况,进而采用采集卡采集测量电压电流信号并将其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使得该中央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压电流信号得到冲击接地阻抗,从而实现电流发生器产生用于冲击接地电阻测量的雷电流波形,为测量冲击接地阻抗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且该装置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能够满足现场测量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1具有用于与接地网2的负载连接端连接的电流输出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接地网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流检测端和电压检测端;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1包括电流发生器11、中央控制器12、分压器13、罗氏线圈14及采集卡15;所述电流发生器1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发生器11的控制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2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器13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分压器13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1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14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14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15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卡15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12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采集卡15的控制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流发生器11可以是具有生成接近标准的雷电流波形的冲击电流波形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具有用于与接地网的负载连接端连接的电流输出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接地网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流检测端和电压检测端;/n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包括电流发生器、中央控制器、分压器、罗氏线圈及采集卡;所述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发生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卡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采集卡的控制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具有用于与接地网的负载连接端连接的电流输出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接地网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流检测端和电压检测端;
所述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包括电流发生器、中央控制器、分压器、罗氏线圈及采集卡;所述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发生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分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罗氏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卡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卡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采集卡的控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接地阻抗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发生器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流发生器的控制端连接的第一信号控制端、第二信号控制端和第三信号控制端,以及与所述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流输出端、第二电流输出端、电流信号输出端、电压信号输出端和测量输出端;
所述电流发生器包括开关电源芯片、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电容器、调波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触点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触点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触点连接,第三触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调波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触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四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蔡汉生,贾磊,胡上茂,张义,廖民传,施健,胡泰山,屈路,李瑞显,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