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包括外壳和烘干仓,所述外壳内侧底部设置有进风管,且进风管顶部贯穿烘干仓底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滤芯,所述散热板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设置在外壳内侧顶部,同时散热风扇贯穿固定架顶部,所述外壳前侧下端设置有仓门,所述烘干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烘干仓底部设置有底架,且底架顶部设置有弹簧,同时弹簧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烘干仓顶部设置有顶架,且顶架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烘干仓顶部中间开设有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夹配合第二固定夹便于对涂抹有硅藻泥的基板进行单独固定,且在进行拆装时更加便捷,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硅藻泥相关
,具体为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硅藻泥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内墙环保装饰壁材,硅藻泥的主要原材料是历经亿万年形成的硅藻矿物——硅藻土,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藻类,硅藻泥采取生活在数百万年前的水生浮游类生物,硅藻沉积而成的天然物质,主要成分为蛋白石,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质地轻软,电子显微镜显示其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孔隙率达90%以上,因此硅藻泥具有很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程度的硅藻泥进行测试,因此需要使用到硅藻泥烘干装置。而目前使用的硅藻泥烘干装置结构简单,且通常使用的小型硅藻泥烘干结构内部缺乏固定装置,不便于针对多种不同的硅藻泥进行同步烘干,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为此,提出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通过第一固定夹配合第二固定夹便于对涂抹有硅藻泥的基板进行单独固定,且在进行拆装时更加便捷,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包括外壳和烘干仓,所述外壳内部下端开设有设置有烘干仓;所述外壳内侧底部设置有进风管,且进风管顶部贯穿烘干仓底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滤芯,且滤芯与进风管相连接,所述外壳内部上端设置有开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之间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设置在外壳内侧顶部,同时散热风扇贯穿固定架顶部,所述外壳前侧下端设置有仓门,且仓门表面中间设置有玻璃视窗;所述烘干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板,同时烘干仓的后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烘干仓底部设置有底架,且底架顶部设置有弹簧,同时弹簧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烘干仓顶部设置有顶架,且顶架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烘干仓顶部中间开设有排风口。通过左右两侧呈对称式设置的电加热板便于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的均匀程度,配合隔热层和夹层玻璃的玻璃视窗,有效在烘干仓保持高温,提高了烘干效率,且内部烘干时产生的湿气会跟随高温空气同步上升并通过排风口排出烘干仓,且配合弹簧、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有效提高了在对涂抹有硅藻泥基板进行拆装时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对不同的基板进行分类固定,提高了实用性,在烘干结束后,通过散热风扇配合进风管便于在烘干仓内形成稳定的气流,快速降低烘干仓内的温度,且滤芯可以对空气中的灰尘及杂物进行过滤,配合散热板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板设置有2个,且2个电加热板关于烘干仓的中轴线相对称。通过两个电加热板同步对基板的两侧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烘干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弹簧和第一固定夹均呈等距离设置有5组,且每组弹簧和第一固定夹均呈等距离设置有5个,同时弹簧和第一固定夹组成伸缩结构。通过弹簧和第一固定夹组成的伸缩结构,配合第一固定夹上侧的第二固定夹,提高了基板正在进行拆装时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对不同的基板进行分类固定。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和滤芯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滤芯与进风管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滤芯便于对空气中的尘埃和杂物进行过滤,且滑动连接的方式提高了滤芯在进行更换时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侧呈等距离分布有散热板,且散热板均呈竖直状设置。通过散热板有效吸收装置内部的热量,且提高了散热板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呈关于排风口的中轴线对称式设置,且排风口的表面呈格栅结构。通过散热风扇配合排风口和进风管在装置内部形成稳定的气流,带动装置内部的温度快速向外散发,提高了实用性。优选的,所述仓门与外壳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仓门表面的玻璃视窗呈透明中空结构。通过玻璃视窗便于对内部的烘干情况进行实时观测,且中空结构的玻璃视窗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提高了实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通过左右两侧呈对称式设置的电加热板便于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的均匀程度,配合石棉材质的隔热层和夹层玻璃的玻璃视窗,有效在烘干仓保持高温,提高了烘干效率,且配合弹簧、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有效提高了在对涂抹有硅藻泥基板进行拆装时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对不同的基板进行分类固定;2、本技术,内部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湿气会跟随高温空气同步自然上升并通过排风口排入外壳内部上端,此时可通过散热风扇进行低速转动带动潮湿的空气快速排出,提高了实用性;3、本技术,在烘干结束后,通过散热风扇配合进风管便于在烘干仓内形成稳定的气流,快速降低烘干仓内的温度,且滤芯可以对空气中的灰尘及杂物进行过滤,配合散热板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烘干仓;3、电加热板;4、隔热层;5、底架;6、弹簧;7、第一固定夹;8、顶架;9、第二固定夹;10、进风管;11、滤芯;12、排风口;13、固定架;14、散热板;15、散热风扇;16、仓门;17、玻璃视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外壳1和烘干仓2,所述外壳1内部下端开设有设置有烘干仓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0,且进风管10顶部贯穿烘干仓2底部,所述外壳1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滤芯11,且滤芯11与进风管10相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上端设置有开设有固定架13,且固定架13之间设置有散热板14,所述散热板14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5,且散热风扇15设置在外壳1内侧顶部,同时散热风扇15贯穿固定架13顶部,所述外壳1前侧下端设置有仓门16,且仓门16表面中间设置有玻璃视窗17;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烘干仓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板3,同时烘干仓2的后侧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烘干仓2底部设置有底架5,且底架5顶部设置有弹簧6,同时弹簧6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夹7,所述烘干仓2顶部设置有顶架8,且顶架8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夹9,所述烘干仓2顶部中间开设有排风口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左右两侧呈对称式设置的电加热板3便于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的均匀程度,配合隔热层4和夹层玻璃的玻璃视窗17,有效在烘干仓2保持高温,提高了烘干效率,且内部烘干时产生的湿气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烘干仓(2),所述外壳(1)内部下端开设有设置有烘干仓(2);/n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0),且进风管(10)顶部贯穿烘干仓(2)底部,所述外壳(1)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滤芯(11),且滤芯(11)与进风管(10)相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上端设置有开设有固定架(13),且固定架(13)之间设置有散热板(14),所述散热板(14)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5),且散热风扇(15)设置在外壳(1)内侧顶部,同时散热风扇(15)贯穿固定架(13)顶部,所述外壳(1)前侧下端设置有仓门(16),且仓门(16)表面中间设置有玻璃视窗(17);/n所述烘干仓(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板(3),同时烘干仓(2)的后侧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烘干仓(2)底部设置有底架(5),且底架(5)顶部设置有弹簧(6),同时弹簧(6)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夹(7),所述烘干仓(2)顶部设置有顶架(8),且顶架(8)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夹(9),所述烘干仓(2)顶部中间开设有排风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烘干仓(2),所述外壳(1)内部下端开设有设置有烘干仓(2);
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0),且进风管(10)顶部贯穿烘干仓(2)底部,所述外壳(1)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滤芯(11),且滤芯(11)与进风管(10)相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上端设置有开设有固定架(13),且固定架(13)之间设置有散热板(14),所述散热板(14)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5),且散热风扇(15)设置在外壳(1)内侧顶部,同时散热风扇(15)贯穿固定架(13)顶部,所述外壳(1)前侧下端设置有仓门(16),且仓门(16)表面中间设置有玻璃视窗(17);
所述烘干仓(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加热板(3),同时烘干仓(2)的后侧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烘干仓(2)底部设置有底架(5),且底架(5)顶部设置有弹簧(6),同时弹簧(6)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夹(7),所述烘干仓(2)顶部设置有顶架(8),且顶架(8)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夹(9),所述烘干仓(2)顶部中间开设有排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泥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金灿,
申请(专利权)人:瞿金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