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94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包括柜体、柜门和下铰链组件;所述下铰链组件包括铰链底座;所述柜门的一侧通过所述下铰链组件铰接安装于所述柜体;所述铰链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贴合安装于所述柜体底部的正面,所述下底座贴合安装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底面,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垂直连接。当把柜门安装于所述下铰链组件时,柜门的重量就落于上底座和下底座。在安装同样重量的柜门的情况下,所述下铰链组件的单个底座所承受的重量比现有的下铰链组件的底座所承受的重量少。因此,所述下铰链组件的承重提升,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下铰链变形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
本技术涉及制冷装置
,特别是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
技术介绍
现有制冷装置包括冷柜、冰箱等,普遍应用于商业或厨房场景中。为了美观和方便使用者观察冷柜中的物品,冷柜柜门很多采用玻璃材质,而玻璃材质的冷柜柜门非常重,对下铰链组件的安装结构有很高的承重能力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冷柜柜体底边框的厚度普遍很小,因此为了增加下铰链组件的承重能力,延伸下铰链组件的下端增加固定结构的可行性很低,实用性不高。现有的下铰链组件采用调节脚,其上端连接下铰链组件下表面,其下端与地面接触,利用调节脚和底面作支撑增加下铰链组件的承重;但是,如果冷柜需要移动时,就要将调节脚收起来,非常麻烦;另外在冰柜移动时,由于调节脚收起,下铰链组件就会失去调节脚和底面的支撑,下铰链组件就很容易发生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其下铰链组件不需要调节脚和底面作支撑,也能增加下铰链组件的承重,避免铰链变形。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下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包括柜体(1)、柜门(2)和下铰链组件(3);所述下铰链组件(3)包括铰链底座(31);所述柜门(2)的一侧通过所述下铰链组件(3)铰接安装于所述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底座(31)包括上底座(311)和下底座(312),所述上底座(311)贴合安装于所述柜体(1)底部的正面,所述下底座(312)贴合安装于所述柜体(1)底部的底面,所述上底座(311)和所述下底座(312)垂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包括柜体(1)、柜门(2)和下铰链组件(3);所述下铰链组件(3)包括铰链底座(31);所述柜门(2)的一侧通过所述下铰链组件(3)铰接安装于所述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底座(31)包括上底座(311)和下底座(312),所述上底座(311)贴合安装于所述柜体(1)底部的正面,所述下底座(312)贴合安装于所述柜体(1)底部的底面,所述上底座(311)和所述下底座(312)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组件(3)还包括铰链耳板(32)和铰接柱(33);所述铰链耳板(32)与所述上底座(311)垂直连接;所述铰接柱(33)垂直安装于所述铰链耳板(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组件(3)由金属制成,所述铰链耳板(32)设有安装通孔(321),所述安装通孔(321)的内壁设有凸起部(322);所述铰接柱(33)设有组装段;所述组装段设有凹陷部(331);所述铰接柱(33)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321)内,所述组装段的外壁与所述安装通孔(321)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凸起部(322)与所述凹陷部(331)配合;所述凹陷部(331)宽度为0.5-2mm;所述凸起部(322)的宽度为0.5-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下铰链组件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321)周边设有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坚云陈拥军麦国贺冯恵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