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和输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392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冰和输冰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所述第一集装箱中设有制冰系统,所述第二集装箱中设有冰库,所述第三集装箱中设有输冰系统,所述制冰系统、冰库和输冰系统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制冰和输冰设备均模块化后安装固定在集装箱内,再将集装箱叠置即可代替制冷楼制冷和输冰,整体安装紧凑、空间占用少,工程现场安装方便快捷、工期短且再利用率高;产品运输、安装、检修非常便捷。混凝土预冷系统生产完成拆除后、不需要建专门仓库储存,可露天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冰和输冰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制冰和输冰系统。
技术介绍
混凝土的生产中,一般通过将混凝土预冷,使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降低到设计值,以实现较低的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提高工程质量。加片冰拌和作为混凝土预冷的主要预冷技术,在大型水电站及其它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建设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目前混凝土预冷制冰系统以液氨为制冷剂,采用桶泵供液方式,车间工厂(制冷楼)形式。设备分二大区域布置:氨压缩机组、冷凝器、储液桶和桶泵机组、冰库、制冰机布置在制冷楼内,冷却塔置于紧邻制冷楼外。制冷设备的冷却水或制冷剂通过管道往返于车间与冷却塔或蒸发冷。输冰系统采用气力送冰时,气力送冰空冷器需要另外自带冷源。气力输冰装置及冰库布置在制冷楼内二层,气力输冰系统冷源布置在制冷楼内三层。液氨制冰及输冰系统工作流程:(1)制冷系统循环: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30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经冷凝器40冷凝成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并进入高压储液器50,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减压后并进入低压循环储液器60,而后低压液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冰和输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集装箱(1)、第二集装箱(2)和第三集装箱(3),所述第一集装箱(1)中设有制冰系统(4),所述第二集装箱(2)中设有冰库(5),所述第三集装箱(3)中设有输冰系统(6),所述制冰系统(4)、冰库(5)和输冰系统(6)依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冰和输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集装箱(1)、第二集装箱(2)和第三集装箱(3),所述第一集装箱(1)中设有制冰系统(4),所述第二集装箱(2)中设有冰库(5),所述第三集装箱(3)中设有输冰系统(6),所述制冰系统(4)、冰库(5)和输冰系统(6)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和输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箱(1)中上开设有与制冰系统(4)连通的第一接口(11);所述第二集装箱(2)上开设有分别与冰库(5)连通的第二接口(21)和第三接口(22);所述第三集装箱(3)上开设有分别与输冰系统(6)连通的第四接口(31)和第五接口(32);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21)连通,第三接口(22)与第四接口(3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冰和输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箱(1)上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制冷机(7),所述第一制冷机(7)用于将制冰系统(4)中的制冷剂冷却后再输入制冰系统(4)中,所述第一制冷机(7)和制冰系统(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和输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机(7)为蒸发式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和输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箱(1)上开设有分别与制冰系统(4)连通的第六接口(12)和第七接口(13),第六接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兴于永军赵伟国刘豫邓琼星曾凡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