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8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将蒸汽发生器和冷凝器分为四段,将蒸发器和吸收器分为二段,将6个不同的压力腔体设置在三个筒体内,将三个筒体按照各腔体内压力合理的左右和自上至下布置,使溶液和冷剂水流动靠高差和压差自然流动,节省了输送介质的循环泵,在外部系统提供参数条件差情况下,热泵能实现热水进出大温升,回收低温余热,性能系数提高,使单台热泵机组超大型化,使机组安装占地面积减小,能够分体运输,解决了大件运输超高超宽超重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属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生产工艺和生活中需要热源,同时又有低温余热的区域,采用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如图1)提取低温余热热量,制取出比低温热源高40℃以上的中温热源,可节省大量(40%以上)的中压蒸汽消耗,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近年来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外部系统提供参数条件差,蒸汽压力较低、余热水进出口温度较低且温差大、热水进出口温度高且温差大,而且用户机房面积小受到限制、单台热泵需要超大制热量情况下,普通的热泵无法满足需求。如何克服参数条件差、使单台热泵制热量大、占地面积小、使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提高,多回收余热,节省能源,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它能在参数条件差的情况下,实现单台热泵机组制热量超大、占地面积小、性能系数高、回收低温余热、节省能源、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其特征在于:/n将蒸汽发生器和冷凝器分为四段分别为:/n在第一腔体(46)内的第一蒸汽发生器(16)和第一冷凝器(17)、在第二腔体(45)内的第二蒸汽发生器(18)和第二冷凝器(19)、在第三腔体(47)内的第三蒸汽发生器(25)和第三冷凝器(26)、在第四腔体(44)内的第四蒸汽发生器(20)和第四冷凝器(21);/n将蒸发器和吸收器分为二段分别为:/n在第五腔体(42)内的第一蒸发器(33)和第一吸收器(32)、在第六腔体(43)内的第二蒸发器(38)和第二吸收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其特征在于:
将蒸汽发生器和冷凝器分为四段分别为:
在第一腔体(46)内的第一蒸汽发生器(16)和第一冷凝器(17)、在第二腔体(45)内的第二蒸汽发生器(18)和第二冷凝器(19)、在第三腔体(47)内的第三蒸汽发生器(25)和第三冷凝器(26)、在第四腔体(44)内的第四蒸汽发生器(20)和第四冷凝器(21);
将蒸发器和吸收器分为二段分别为:
在第五腔体(42)内的第一蒸发器(33)和第一吸收器(32)、在第六腔体(43)内的第二蒸发器(38)和第二吸收器(39);
每个腔体内的压力自高至低依次为第一腔体(46)、第三腔体(47)、第二腔体(45)、第四腔体(44)、第六腔体(43)、第五腔体(42);
第一腔体(46)与第二腔体(45)按左右设置在第一筒体(48)内中间用竖板隔开;第三腔体(47)与第四腔体(44)按左右设置在第二筒体(49)内中间用竖板隔开;第五腔体(42)与第六腔体(43)按左右设置在第三筒体(50)内中间用竖板隔开;
将第一筒体(48)布置在最上方,第二筒体(49)布置在中间,第三筒体(50)布置在最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中下布置超大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17)的第一冷剂水U型管(28)接入第三冷凝器(26)腔体内,第三冷凝器(26)的第三冷剂水U型管(31)接入第一蒸发器(33)腔体内,第一冷剂泵(34)将第一蒸发器(33)内的循环冷剂水打入第一蒸发器(33)喷淋管内喷淋;
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洪财王炎丽
申请(专利权)人: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