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循环模式的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36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循环模式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切换式过滤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相互独立进排气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内依次布置有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所述切换式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壳体,过滤器壳体上布置有室外气进气口、室内气进气口和出气口,室外气进气口与新风系统的进气通道出口相连通,室外气进气口上布置有第一阀门,室内气进气口上布置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维护简单、净化效果好、低耗节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循环模式的空气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特别是一种可切换循环模式的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器按循环模式分为内循环空气净化器和外循环空气净化器,内循环空气净化器是将室内的空气抽进净化器内净化后再排放到室内以形成室内气体循环,外循环空气净化器是将室外的气体抽进净化器内净化后再排放到室内以形成室内外的气体循环。内循环空气净化器和外循环空气净化器各自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目前也出现了具有可转换循环模式的空气净化器,但这些净化器具有维护困难以及净化效果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可转换循环模式的空气净化器维护困难以及净化效果不好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切换循环模式的空气净化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切换式过滤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相互独立进排气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内依次布置有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所述切换式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壳体,过滤器壳体上布置有室外气进气口、室内气进气口和出气口,室外气进气口与新风系统的进气通道出口相连通,室外气进气口上布置有第一阀门,室内气进气口上布置有第二阀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新风系统以及新风系统内置的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和原理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具体详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8832664U、名称为“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的专利文献,本申请中所述新风系统为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的简称。进一步,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风机。风机为空气的流通提供动力。进一步,所述过滤器壳体内布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布置在所述出气口处。在内循环模式时,内循环通道内只有第一过滤层,室内空气由第一过滤层进行过滤,第一过滤层主要吸附小颗粒悬浮物。进一步,所述过滤器壳体内布置有第二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布置在室外气进气口处。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上布置有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一般地,过滤器壳体上设置有可打开或闭合过滤器壳体的盖板设置盖板以便于对内部的过滤层进行更换维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切换循环模式。当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时,空气由室外经新风系统净化后进入过滤器壳体,再依次经第二过滤层和第一过滤层过滤后进入室内;当当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时,室外空气被切断,室内空气经室内气进气口进入过滤器壳体,再经第一过滤层过滤后进入室内。2、维护比较简单。过滤器壳体上设置有盖板,第二过滤层吸附大颗粒更换周期短,打开盖板即能够更换。3、净化效果好,低耗节能。外循环时,空气先经过新风系统处理,得到了很好的净化效果,当进入室内的空气净化得比较好后,可以切换到内循环模式,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秀的净化效果,又可以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器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过滤器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标号:1、新风系统,11、进气通道进口,12、进气通道出口,13、排气通道进口,14、排气通道出口;2、切换式过滤系统,20、过滤器壳体,21、室外气进气口,22、出气口,23、室内气进气口,24、盖板,25、风机,26、第二阀门,27、第一阀门,28、第一过滤层,29、第二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新风系统1和切换式过滤系统2,新风系统1包括相互独立进排气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内依次布置有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排气通道上布置有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新风系统1上有进气通道进口11、进气通道出口12、排气通道进口13和排气通道出口14;切换式过滤系统2包括过滤器壳体20,过滤器壳体20上布置有室外气进气口21、室内气进气口23和出气口22,室外气进气口21与新风系统1的进气通道出口12相连通,室外气进气口21上布置有第一阀门27,室内气进气口23上布置有第二阀门26。出气口22上设置有风机25。如图2-3,过滤器壳体20内布置有第一过滤层28,第一过滤层28布置在出气口22处,过滤器壳体20内还布置有第二过滤层29,第二过滤层29布置在室外气进气口21处。过滤器壳体20上设置有可打开或闭合过滤器壳体20的盖板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1)和切换式过滤系统(2),/n所述新风系统(1)包括相互独立进排气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内依次布置有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n所述切换式过滤系统(2)包括过滤器壳体(20),过滤器壳体(20)上布置有室外气进气口(21)、室内气进气口(23)和出气口(22),室外气进气口(21)与新风系统(1)的进气通道出口(12)相连通,室外气进气口(21)上布置有第一阀门(27),室内气进气口(23)上布置有第二阀门(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1)和切换式过滤系统(2),
所述新风系统(1)包括相互独立进排气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内依次布置有滤芯、电场过滤器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
所述切换式过滤系统(2)包括过滤器壳体(20),过滤器壳体(20)上布置有室外气进气口(21)、室内气进气口(23)和出气口(22),室外气进气口(21)与新风系统(1)的进气通道出口(12)相连通,室外气进气口(21)上布置有第一阀门(27),室内气进气口(23)上布置有第二阀门(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22)上设置有风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飞龙张坤周炫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耕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