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6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及换热器,蜗壳固定设于壳体内,蜗壳具有相对设置的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换热器转动设于蜗壳内,换热器为中空筒状结构,换热器转动时,气体从一侧沿换热器的径向方向、经蜗壳进风口流入到换热器的内部中空腔内,再从另一侧沿换热器的径向方向、从蜗壳出风口流出。换热器在实现热交换功能的同时,其自身还起到了贯流风扇的作用,将传统的换热器和风扇集成为一体结构,可大大降低室内机的整机尺寸、降低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热泵型空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冷暖空调。在夏季制冷时,空调在室内制冷,室外散热,而在冬季制热时,方向同夏季相反,即室内制热,室外制冷。空调通过热泵在不同环境之间进行冷热交换。空调器包括换热回路,用于进行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以实现空调器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回路的换热原理,也即,换热回路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以及四通换向阀5,蒸发器1和冷凝器3内的制冷剂相变过程相反,将蒸发器1和冷凝器3统称为换热器。无论是室内机中的换热器还是室外机中的换热器,目前均采用风扇+换热器的结构,通过风扇向换热器提供空气流,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效。经过空调器多年的发展,这种换热器形式(风扇+换热器)的以下几个缺点日渐明显:一、风扇+换热器的结构占据空调器95%以上空间(也就是风扇+换热器代表了框体尺寸),这两者的存在限制了空调器小型化进程;二、需要额外添加风扇组件,增加了成本。专利技术内容本申请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蜗壳,固定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蜗壳具有相对设置的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n换热器,转动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换热器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换热器转动时,气体从一侧沿所述换热器的径向方向、经所述蜗壳进风口流入到所述换热器的内部中空腔内,再从另一侧沿所述换热器的径向方向、从所述蜗壳出风口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蜗壳,固定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蜗壳具有相对设置的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
换热器,转动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换热器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换热器转动时,气体从一侧沿所述换热器的径向方向、经所述蜗壳进风口流入到所述换热器的内部中空腔内,再从另一侧沿所述换热器的径向方向、从所述蜗壳出风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分流盘,其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冷媒通口;
第二分流盘,其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第二腔体、和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冷媒通口;
换热管,具有多根,沿所述第一分流盘和所述第二分流盘的圆周方向,多根所述换热管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一分流盘和所述第二分流盘之间,每根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相邻两根所述换热管之间形成间隙;
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分流盘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分流盘转动;
所述换热器转动时,气体从一侧沿所述换热器的径向方向从所述间隙流入所述中空腔内、再从另一侧沿所述换热器的径向方向从所述间隙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流盘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一盘体连接,所述第二盘体上设有所述第二冷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法立赵东方邓玉平张震张恒刘晓蕾孟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